第一次的会议,李斌并没有说很多,也没有讲一堆大道理。
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激励!
说白了,也就是钱。
接下来,郑启走到前面。
郑启先是介绍了一下目前的队伍:
“我们目前简单粗暴的分了几个小组。”
“后端开发小组:十几个人。”
“移动端开发小组:十来个人。”
“测试小组:五六个人。”
“运维小组:四五个人。”
“算法工程师:五六个人。”
“并且,还在不断地招聘新员工,继续增加人手。”
... ...
之后郑启开始投放ppt。
上面是关于短视频app的设想以及技术要求。
现场进行讲解,并且郑启技术出身,已经将app的功能实现,进行了技术拆解。
比如视频流畅要求、比如存储要求、比如评论要求、比如页面呈现要求、比如视频推荐要求。。。
拆成了每个小模块,
... ...
每个小模块,都需要一个团队来实现。
并且不断迭代技术,直到自己的产品实现行业领先。
李斌在下面听着。
现场不愧都是技术大拿,一个个的听着郑启的讲解,比听李斌的更专注!
甚至有的听着听着,直接打断郑启。
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郑启和对方讨论后,现场开始修改ppt。
好吧,都说天才和疯子一线之隔。
人家的这种纯粹的技术追求,自己是做不到了。
... ...
比如讨论到日活百万,需要的服务器以及架构的时候。
从企鹅挖过来的那位员工就提出了不同看法。
认为百万的日活,可以采取自建IDC(核心存储)+ 阿里云/七牛云(弹性扩容)的方式。
这样能节省最低30%的成本!
这就是有经验的好处,有商业实战经验的好处。
郑启在学校做项目的时候,根本不会考虑成本。
反正科研经费很充足。
... ...
看着大家这已经开始投入到讨论中了。
李斌孙孙莉莉喊了出来。
李斌:“目前就入职了这么多?”
孙莉莉点头:“嗯,还是按照李总你定下的基调,第一批人要精不要多!”
“所以我们刷掉了不少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