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首座休要客气,敞开吃!”萧邢身为主人,热情周到。
对面的智圆望着整桌绿油油的素菜,筷子在半空悬了良久,最终象征性夹了一片身前的青菜。
“可是饭菜不合首座口味?”萧邢憋笑问道。
智圆肠子都悔青了,看来师兄的婉拒萧邢的宴请还是明智,他原以为萧邢官居四品,伙食再差也要强过旁人,怎料端上来的菜连油花都如此稀薄?
“萧别驾有心了,老纳对于吃食并无要求,不过是裹腹之需罢了……”智圆饿得眼冒金星,却不得不装出得道高僧的恬然姿态。
萧邢闻言一怔,伸出大拇指敬佩道:“首座不愧是得道高僧,一言一行皆是修行,萧某佩服……”
智圆此时哪有心情跟萧邢打机锋,只想谈完正事快些离开,于是放下筷子正色道:“老纳与师兄此次前来一为面圣,二来是为上次萧别驾借钱……”
“萧某一向言出九鼎,上次找青龙寺救急多亏了首座的帮忙,这份人情萧某谨记在心,本息自当按期归还……”
智圆一颗心总算从嗓子眼落了下来。
前次萧邢为引陈昌平签下白契,找青龙寺借钱二十万贯,智圆也算是活久见,化了一辈子缘,头一回见有人找和尚化缘,自然是连连拒绝。
岂料萧邢有备而来,不仅利息高得吓人,更是以揭穿云真人假神仙为附加条件。
利息高自然是好事,别看佛门中人嘴上常年挂着四大皆空,放贷也是青龙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可与云真人之事相比,利钱则是显得无关紧要。
青龙寺富得流油,主要靠香火、田租、放贷这三门生意。
香火自然是信男信女们的布施,小到穷苦人家的几文铜钱,大到富豪权贵的一掷千金,终日不断。
田租则是寺院最大的隐性收入。青龙寺邻近大兴城,隋文帝、独孤皇后一向重视佛教,自建寺起每逢重大节日皆有赏赐,其中便有上好的良田。
日积月累再加上灾年的低价从饥民手中低价购买,当下除了皇家的田地,青龙寺已是近百里最大的地主。
青龙寺的田租虽比市价要高出三成,然而挤破头想租种的百姓仍是多如牛毛,究其原因无外乎免税免赋。
寺院放贷并非青龙寺首创,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在位时便早有先例。
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记载,大臣褚渊去世后,其弟褚澄“以钱万一千,就招提寺赎太祖所赐渊白貂坐褥……”。
此处“赎”字明确指向抵押贷款——褚渊生前将御赐坐褥抵押给寺庙借钱,其弟需还钱赎回。
那时的寺院普遍经营“典当”(质押贷款)和信用放贷,称为“长生库”、“无尽藏”。北魏寺院还曾建立全国性的“僧只粟”制度(类似慈善信贷基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