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
白野湿漉漉地爬上战船甲板时,东方既白。海风卷着硝烟掠过清军将士疲惫的面庞,有人望着远处沉没的英舰残骸欢呼,也有人怔怔擦拭着战刀上的血污——他们不知道,刚刚结束的恶战,险些改写人类文明的轨迹。
"大人!关提督急召!"传令兵气喘吁吁跑来,手中的牛皮信笺被海水浸得发皱。白野展开信纸,刚劲的墨迹在晨光中泛着暗红:"英夷虽退,虎门炮台受损严重,速来议事。"落款处"关天培"三字力透纸背,让他心头一震——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,在2150年的历史档案里始终闪着光。
战船劈开浪涛驶向虎门,白野倚着桅杆凝视海面。铜制怀表在怀中微微发烫,表盘内侧的量子感应器持续震动,显示黑莲组织的残余能量仍在附近徘徊。他想起昨夜在"康华丽"号上,那个初代先祖克隆体消失前,曾将一枚刻满梵文的青铜令牌掷入海中。
虎门炮台的城墙上,关天培负手而立,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破损的炮位。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将甲胄染血,左额缠着粗布绷带,却仍挺直脊梁,尽显大将风范。"燕参将来得正好。"他转身时铠甲发出轻响,"英夷吃了败仗,必然卷土重来。你昨夜奇袭敌舰的战术,可否细说?"
白野望着炮台外密布的铁链与木排,心中盘算着历史走向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转折点,正是英军攻陷虎门炮台后长驱直入。若想避免《南京条约》的屈辱,必须在此时扭转战局。"卑职以为,可利用潮汐规律设伏。"他捡起石块在沙地上划出草图,"在威远、靖远两炮台间布设暗桩,涨潮时以铁链封锁航道,退潮时露出尖刺,英舰必不敢贸然进犯。"
关天培沉吟片刻,眼中闪过赞赏:"此法虽险,却可一试。只是火药......"话音未落,远处海面突然传来轰鸣。白野瞳孔骤缩——七艘英舰呈雁形编队驶来,舰首的二十四磅火炮已装填完毕。怀表剧烈震颤,量子警报在他脑中炸响:"检测到黑莲能量增幅器,位于旗舰主桅杆顶端!"
"所有炮台,准备迎敌!"关天培的吼声回荡在海岸线上。白野冲向最近的火炮,徒手调整炮口角度。他在2150年学习的弹道学知识此刻派上用场,精确计算着风速、距离与火药配比。当第一枚炮弹呼啸着击中英舰船帆时,他瞥见旗舰桅杆上闪过一道紫光——那尊青铜令牌,竟被安装成了能量增幅装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