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机械厂,林阳先去找赵德柱请假。
"省里的会?"赵德柱肃然起敬,"去吧去吧,厂里的事不用担心。"自从林阳帮他儿子联系省一中后,赵德柱简直把他当亲弟弟看待。
林阳屁颠屁颠地跑去车间,用 50 张工业券跟厂里换了一批“报废”零件。这些零件在系统商店里能兑换不少积分呢!这可是系统升级后新开通的功能,现在的系统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冰冰的,只有机械声,而是变得更加人性化啦!
中午,一辆伏尔加轿车准时停在机械厂门口,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。林阳在众人注视下坦然上车,小刘已经在车里等候。
"林顾问,这是会议资料。"小刘递过厚厚一叠文件,"您重点看看第三部分,这是竞争对手青山县的申报材料。"
车行途中,林阳快速浏览着资料。青山县的申报确实很有竞争力——耕地面积大,基础条件好,而且...申报负责人竟然是刘长河!那个和他做柴油交易的供销社主任。
"有意思..."林阳嘴角微翘。通过人脉网络,他能隐约感知到刘长河此刻正在为评审会做最后准备,内心充满不安——看来对方也没十足把握。
地区行署会议室里,气氛庄重而紧张。五位评审专家坐在主席台上,下面则是来自各县的代表团。林阳被安排在红旗县代表团的首席技术顾问位置,旁边就是周处长。
"别紧张,"周处长低声说,"按我们准备的讲就行。"
林阳点点头,目光扫过会场。青山县代表团里,刘长河正惊讶地看着他,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。林阳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。
评审开始后,各县依次汇报。轮到青山县时,刘长河侃侃而谈,重点强调他们的耕地规模和传统农业优势。
"我县完全具备机械化改造的基础条件,只要设备到位,产量至少提升30%..."
一位评审专家突然提问:"刘主任,你们提出的柴油机改装方案很有创意,但实际操作中,如何解决零配件供应问题?"
刘长河明显卡壳了:"这个...我们计划...通过计划调拨..."
林阳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弱点。通过人脉网络,他感知到评审专家们对青山县的方案产生了怀疑。
轮到红旗县汇报时,周处长先做了宏观介绍,然后示意林阳上台讲解技术方案。
站在讲台上,林阳从容不迫地展开他精心准备的图纸:"各位专家,我们的方案核心在于'因地制宜'和'可持续性'..."
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改良农具的设计思路,重点强调了零配件"本地化生产"的解决方案——这正是机械厂的强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