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二侯既归,夏庭三公去尽矣,唯独关龙逢履癸之母族贵戚之至亲,不忍心离去。而元士逢元也要离去。履癸也不允许。育潜私底下对逢元说道:“吾辈进退无关国政,混世就可以了。”
逢元心领神会,同意留下来了。
履癸于是以赵良为太师,曹触龙为少师,于莘为卿士,侯知性司书,武能言司礼。五鬼既当枢要,朝夕左右趋炎附势阿谀奉承,无非是为了取履癸欢心,逢迎其旨意。履癸十分得意,有此等君,就有此等臣,相辅相成,却以为得大乐。
得意忘形,是否会乐极生悲?
于是赵良建议,他对履癸说,西河乃穷乡僻壤,地面不广大,人民不强勇,城池不高峻,莫若迁都于禹王始都安邑之夏城。夏城北有稷山,东有绛山,西有五老山,南有晋河、鸣条冈。其地高阳,可广建造宫殿、楼阁、苑囿。其城池高大,土地宽广而久荒废,今可复修。夏城人民强勇,可以训练为猛卒,技可以威震天下。这是当务之急呀。
履癸高兴地接受了赵良的建议。
第二年,履癸迁都于夏城。迁都已毕。履癸遂使于莘等役民造三宫九院、楼台亭阁,务必富丽堂皇。又使武能言等选市民家女子有美色伶俐的,充满宫院,教演歌舞。又使侯知性选民间壮丁练习战斗。遂造车息马,练甲制器,以图征伐诸侯。
却说夏桀时,强盛的诸侯国都助桀为虐,弱者又不得不依附于强者,以求免祸。所以天下托名归王,实则大乱。近方诸侯,唯有商侯最贤德。
商侯名主癸,在孔甲之世承王命为中国诸侯之长,得专征伐。及皋发之世,入辅大政,亦皆循循为善,不失尺寸,总是个忠厚长者,盛德之人。王发之殁,付国于桀,商侯亦听命而已。商侯见夏桀昏德,昏庸无道,只能自己修心养性守正,竭诚尽忠,尽礼祈以感格君心。商侯虽然屡受斥辱,并无一毫怨怼君上之心。
在商侯的身上有着天地之间醇厚的凝固之气,厚德载物,所以身不显赫便有好后人出来发挥,此为自然之理。
商侯生于夏王扃之十三年乙卯岁,三十岁的时候娶了有莘氏之女叫扶都,娶二十年而妊娠的扶都,感白气贯月之异而生子,名字叫履而字天乙,是为成汤。天乙生于孔甲之二十年戊辰岁。生而圣明,仁神好礼乐善,尽孝敬主,内外咸服。
夏桀十一年乙卯之岁,天乙已经四十八岁了,商侯主癸九十七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