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纲的分析冷静而精准。赵构的政治根基,随着张俊水师的覆灭和内部哗变,以及西夏阴谋的揭露,已然崩塌大半。其檄文虽恶毒,却缺乏实质性力量支撑。但李纲深知,真正的威胁,从来不在南方内耗。
他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,手指重重地点在汴梁位置,然后缓缓向西,划过整个北方大地。
“内忧暂缓,外患方炽!金虏主力虽被宗帅阻于黄河,然其东西两路大军,如虎狼环伺!西夏于秦岭受挫,其国相嵬名安惠岂肯善罢甘休?必遣更强力量,或与金虏勾结,卷土重来!我大宋喘息之机,稍纵即逝!” 李纲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压力,“鹏举,良臣,当务之急,是趁此良机,整军备武,稳固防线,更要…打通西北!唯有联结川陕,掌控秦陇,方能对西夏形成反制,断金虏一臂!秦岭潜龙打通‘玄蛇’密道,磁州宗颖死守待援,此乃天赐良机!”
岳飞的目光也投向舆图上那片广袤的西北之地,眼神锐利如刀:“李相所言极是!荆湖防线稳固后,末将愿亲提一军,走秦岭密道,北上磁州,与宗颖合兵,收复河洛,西联川陕!将金虏与西夏,拦腰斩断!”
“好!此正合吾意!” 李纲眼中精光大盛,“然鹏举伤势未愈,此事尚需时日绸缪。当务之急,是确保秦岭潜龙与磁州联络畅通,稳固这条生命线!同时,荆湖、两淮防线,必须固若金汤,为北上大军提供坚实后盾!”
秦岭,“潜龙台”。
肃杀之气比数日前淡了些,但空气中弥漫的铁血与秩序感却更加浓厚。赵桓端坐主位,脸色在火把映照下依旧苍白,但眼神中的疲惫已被一种掌控全局的冰冷锐利所取代。
阶下,“铁鹫”恭敬地呈上厚厚的名册与清单:“主人,鹰巢…不,潜龙卫上下,已整肃完毕。现有可战精锐三百七十一人,皆已登记造册,打散重编。工匠、杂役、医者、密探等专才一百零五人。库藏兵甲、粮秣、金银、药材清单在此。各处密道、暗桩、陷阱分布图也已绘制完毕。” 他的汇报条理清晰,显然下了苦功。短短三日,能将这混乱之地初步梳理成型,足见其能力与用心。
赵桓接过名册清单,目光如电般扫过。数字冰冷,却代表着他在秦岭初步掌握的力量。他微微颔首:“做得不错。” 这简单的肯定,让铁鹫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