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8月初的梅雨季,空气里总浮着股潮乎乎的面粉香——那是妈妈在厨房烙饼,铁锅滋啦响时,葱花混着花生油香顺着纱窗往外钻,勾得楼下三轮车大哥隔着防盗网喊:“林婶儿,今儿烙饼多烙两张,我炒了咖喱鸡块,给孩子们端上来!”
林阳趴在饭厅桌上改志愿草表,笔尖在“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”上戳出小窟窿。纱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撞开,大姑家的大姐拎着塑料袋闯进来,西瓜汁顺着袋口往下滴:“老四!你二姐跟小五在楼下抢三轮车后座呢,大哥的咖喱鸡块到了没?”
“小五你别拽我泳衣带子!去年在水库你把我墨镜踢水里,这回还没算账呢!”二姐的声音混着雨声飘进来,门廊里响起啪嗒啪嗒的脚步声。林阳抬头看见二姐穿着湿漉漉的吊带裙,发梢滴着水,泳衣肩带从裙摆里露出来——他慌忙低头看草表,笔尖在“汉语言文学”专业栏画了道歪线。
妈妈端着刚烙好的饼从厨房出来,围裙上沾着面粉:“你们仨一来,家里比大哥的三轮车摊还热闹。老四你别理她们,专心弄志愿……大姐把西瓜放冰箱,别滴得满地都是!” 大姐吐了吐舌头,把塑料袋往茶几上一放,露出里面裹着的租碟——《无间道2》的封面被雨水泡出褶皱,“刘德华”三个字缺了半边眉毛,旁边还躺着三轮车大哥顺来的一次性筷子,纸套上印着他手写的“多吃点肉”。
咖喱鸡块的香味是跟着三轮车大哥的脚步声进来的。他拎着铝制饭盒跨进门,车把上还挂着给小五买的炸丸子:“孩子们趁热吃,今儿鸡块多放了土豆,烂乎。” 揭开盖子时,姜黄的汤汁还在咕嘟冒泡,鸡肉块裹着椰浆香漫出来,二姐立刻凑过去:“大哥你这手艺比饭店还绝,以后别蹬三轮了,开餐馆得了!” 大哥挠着后脑勺笑,工装裤上还沾着刚才切洋葱时掉的碎屑。
饭桌上的话题永远绕不开“大哥的三轮车摊”——大姐说他新换了带遮阳棚的电动车,车斗里总备着给孩子们的薄荷糖;二姐说他炒咖喱时必哼《老鼠爱大米》,跑调能飘到三楼;小五突然举着筷子喊:“去年暑假他带咱们去水库,二姐穿比基尼摔进泥坑,大哥笑到差点把三轮车骑进水里!” 二姐抄起筷子敲她脑袋:“小屁孩懂什么,那叫‘亲近大自然’!”
林阳看着他们闹,忽然想起小学三年级,大哥第一次在三轮车上支起铁锅炒咖喱,特意给放学的他留了块鸡腿肉:“老四趁热吃,以后要当大学生啊。” 初二那年,二姐偷偷带他和小五去大哥的摊儿蹭夜宵,大哥假装没看见他们偷喝啤酒,却往每个人的饭盒里多塞了两块鸡胸肉。此刻大哥正给妈妈递烙饼,饭盒里的咖喱汁沾在他工装袖口,像朵开败的小黄花——他忽然发现,这碗带着镬气的咖喱,早成了夏天里比阳光更暖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