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面对赵天一那如寒冰般刺骨的质问,群臣之中不禁涌起一阵惶恐,而他们的颤声交织成一片:
“陛下明鉴,平皇明鉴,我等所言所行,皆出于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。”
闻言,赵天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,话语间锋芒毕露:
“好一个出于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,倘若真是如此,诸位此刻又在干什么?
呵呵!在我看来,你们不过是惧怕变革,而是贪恋旧制,给你们所带来的安逸权利罢了!
我真想,现在就废了你们的修为,丢去别国,去尝一尝,底层人民的疾苦!”
而此时长孙仲闻言,面色凝重,他深吸一口气,竭力平复内心的波澜。
随后,只听他,再次启齿,声音沉稳而坚定:
“平皇陛下,臣等之心,绝非为一己之私。实乃顾虑此政令与北域文化与历史有冲突,恐其骤然变革,
难以契合民众之心,反致社会动荡不安。
再者,东域之制,虽有其精妙之处,然水土不服,强行移植,恐非北域之福。”
此时,长孙泽端坐于九龙椅上,目光深邃地审视着下方剑拔弩张的氛围,心中暗自忧虑。
他深知赵天一的性情,生怕其一气之下,真如刚才说,将废除群臣修为,并让她们去体验民间疾苦。
于是,他缓缓开口,语气温和而坚定,试图调和这紧张的气氛:
“六叔公,您言之有理,却也略有偏颇。朕在东域共和宗的一段时日,虽短暂却印象深刻。
共和宗所立之法,虽严,却实实在在地维护了民众之权益。
短短数月间,共和宗便赢得了东域万民的衷心拥戴,无一怨言,此等成效,实乃治国之典范。
反观我九龙帝国,历经岁月沧桑,虽根基深厚,然民众之声,却鲜有赞誉。
六叔公,您在帝国多年,你听过民众说过,帝国一句好话吗?
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?”
长孙仲正欲开口反驳,长孙泽却以不容置疑之势抢先一步,打断了他的言辞:
“六叔公,请听朕一言。政令既出,犹如覆水难收,岂能轻易更改?
而朕与平皇之间早有约定,平皇帮朕复位之后,帝国的制度,规矩,将全权交由平皇定夺。
朕深信,在平皇的睿智引领下,帝国必将焕发新生,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。”
长孙仲闻言,脸色骤变,因为赵天一与长孙泽的约定并没有公开,只有寥寥几人知道。
所以此时他这话说出,让长孙仲有些困惑,更有些恼怒:
“陛下,此言差矣!给他平皇之位已是无上之殊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