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双塔奇案】——
献县城东的双塔村,暮色如纱般笼罩着古朴的庵堂。这座庵堂坐落于村头老槐树下,青砖灰瓦间爬满了岁月的青苔,两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在此清修多年,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。一天傍晚,残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斑驳的院墙上,庵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门声。
叩门声由缓至急,透着几分焦灼。两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立于门外,鹤发童颜却难掩满脸疲惫,道袍上还沾着旅途的尘土。他们双手抱拳,恳请借宿一晚。起初,老僧面露犹豫,婉言拒绝,毕竟佛门清净地,向来不轻易留宿外人。可道士却语重心长地劝说道:“虽说佛教、道教分属两教,但你我皆已出家修行,抛却尘世,又何必如此见外?师傅的眼界,是不是窄了些?”这番话有理有据,让老僧不好再推辞,便将他们迎进庵内,还特意烧了热水,准备了素斋。
谁也没想到,这一住竟生出离奇变故。次日直到傍晚,庵门始终紧闭,无论旁人怎么呼喊,里面都没有丝毫回应。邻居们心中起疑,翻墙进庵查看,却惊愕地发现,庵内空无一人,两位老僧和借宿的道士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,可僧房里的物件一样不少,完好如初。蒲团上还留着浅浅的坐痕,茶具里的残茶尚有余温,仿佛众人只是凭空蒸发了一般。更令人诧异的是,道士随身携带的行囊中,几十两银子也原封未动,静静地躺在那里,没有任何翻动的痕迹。众人惊恐万分,连忙报官。
县令粟千钟接到报案,立刻带着衙役们匆匆赶来查验。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,一个牧童战战兢兢地禀报,说村南十多里开外的枯井中,隐约像是有死人。众人急忙赶到枯井边,俯身一看,倒吸一口凉气——四位老者的尸体在井中层层叠叠地摞着,姿态各异却面容安详,可仔细检查,他们身上竟没有一丝伤痕,仿佛只是安详地沉睡。
粟县令皱着眉头在现场来回踱步,陷入沉思,喃喃自语道:“屋内财物分毫未损,显然不是盗贼所为;四人都已年老体衰,肯定不是因奸情致死;偶然相遇借宿,也谈不上什么仇怨;身上又毫无伤痕,更不是被人杀害。那他们为何会一同死去?尸体又怎么会被移到井中?庵门从里面紧锁,他们究竟是如何出去的?枯井离庵堂这么远,他们又怎么会到那里?这桩案子实在是不合常理,超出了想象。我能审讯活人,却没法审问鬼魂。既然找不到活人来问案,这案子也只能当作疑案了结了。”于是,他直接将此案呈报上级官府,上级官府反复查看卷宗,找不出反驳的理由,最终只能同意他的处理意见。
应山县县令明晟,是个精明强干、断案如神的官员。他走马上任献县后,听闻了这桩奇案,顿时来了兴致,反复琢磨了好几年,查阅了无数典籍案例,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。遇到同僚时,他常感慨:“遇到这样的怪事,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无法解开,若是非要自作聪明地强行解释,反而会漏洞百出。有人说粟公糊涂,可我却偏偏佩服他这种‘糊涂’。有时候,坦然接受那些无法解释的事情,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。” 这桩发生在双塔村的奇案,也成了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神秘传说,多年后仍被人津津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