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厂的后院实验室内,烛火彻夜未熄。
云夕面前的长桌上摆满了各式透镜和铜管,还有他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香水。这是他曾经没用完的香奶奶家的香水。
赵师傅和几位老匠人围在一旁,目不转睛地看着云夕在纸上勾画新的设计图。
"东家,您这画的是..."赵师傅眯起眼睛,看着纸上那个双筒结构的设计。
"双筒千里镜。"
云夕的笔尖轻轻点在图纸上,"比起单筒的,这样双手持握更稳,视野也更开阔。"
她的指尖移向另一张图纸,"这是专为观剧设计的短筒型,轻便易携;这是给航海用的,加了防水设计;这是天文观测用的,镜筒更长,能看清月亮上的环形山..."
几位老匠人面面相觑,眼中满是惊叹。
李晟忍不住问道:"东家,您怎么懂得这么多千里镜的门道?"
云夕微微一笑,指着自己的脑袋:"多想想。"
众人:……
东家的脑子就是不一样,为什么她能想出这么多东西来,而他们想废了脑子都想出来。
云夕根据自己的记忆,她又拿出来个望远镜折开看内部结构。
“其实原理并不复杂, 无非是凹凸透镜的组合。关键在于镜片的打磨精度和镜筒的密封性。”
她眼中散发着自信的光,“而我们琉璃厂最擅长的,不正是玻璃工艺吗?”
屋内众人精神为之一振。
云夕环视一圈,声音坚定:"三日之内,我要看到第一具望远镜的样品。赵师傅负责镜片打磨,李管事准备铜料和工匠,王师傅设计包装...这次,我们要做的不是一种千里镜,而是适合不同用途的整套系列!"
随着云夕一声令下,整个琉璃厂又开始高速运转起来。
镜片打磨工坊内,老师傅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新设计的曲率加工透镜;铜匠区里,工匠们将铜片敲打成不同规格的镜筒;包装工坊则忙着制作精美的锦盒和使用说明书...
第三日清晨,当初升的太阳照亮琉璃厂的屋檐时,云夕面前的长桌上已经整齐排列着六款不同用途的望远镜:军用长筒型、航海防水型、天文观测型、观剧便携型、双筒狩猎型,放大镜,以及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小型启蒙望远镜。
"东家,成了!"
赵师傅激动地老脸通红,"老朽活了六十岁,从未想过能亲手做出这等精妙的物件!"
云夕挨个检查每款望远镜的功能,当通过天文望远镜看清远处树梢上麻雀的羽毛纹理时,她的唇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:"李晟,通知各家经销商,准备好上新。价格就定..."
她略一思索,拿起那款基础军用型:"这款定价一千五百两,是奇珍阁的十分之一;观剧型八百两,普通型三百两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