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哈桑带着五千西路军,正逼近辽占瀛州。与莫州不同,辽占瀛州城防坚固,城外还挖了两丈宽的护城河,辽军守将耶律烈是萧挞凛的亲信,为人谨慎,早在宋军到来前就加固了城墙,还在护城河上拉起 “铁索网”,防止宋军浮渡。
“将军,硬攻肯定会伤亡惨重。” 归降辽兵赵成凑近哈桑,低声说,“耶律烈的儿子耶律平在幽州当人质,咱们可以用耶律平的书信骗开城门 —— 耶律烈最疼这个儿子,肯定会信。” 哈桑眼睛一亮,立刻让人找来耶律平(此前幽州之战被俘),让他写了封 “求救信”,谎称 “幽州城破后逃出,想回瀛州投奔父亲”,再让赵成带着书信,去瀛州城下喊话。
午间的日头正烈,赵成带着两名士兵,举着 “降旗”,来到瀛州城下。“我是耶律平的亲信,奉公子之命,给耶律烈将军送求救信!” 赵成对着城头喊道,同时举起书信。耶律烈果然在城头,看到书信上的字迹是儿子的,又听赵成描述了耶律平的近况,渐渐放下戒心:“打开城门,让他们进来!”
城门缓缓打开,赵成带着两名士兵刚进城,就突然拔出短刀,制服了守门辽兵。哈桑见状,立刻带领主力冲进城内,辽兵们猝不及防,纷纷扔下武器投降。耶律烈见中计,想要自刎,却被士兵们拦住,最终只能束手就擒。“将军,城内的粮囤完好,有五千石粟米,足够咱们用一个月。” 亲兵汇报,哈桑点头,让人将粮草登记入库,同时派人给幽州的王晏之送信,告知辽占瀛州已破。
黄昏的风渐渐起了,吹得莫州、辽占瀛州的 “宋” 字旗猎猎作响。幽州城内的议事厅里,王晏之正与赵德明、宝儿商议燕云治理政策。“莫州、辽占瀛州已破,燕云十六州已有五州光复,” 王晏之指着地图,“接下来要做的,是安抚百姓、恢复生产,让燕云百姓真正认同大宋。”
赵德明补充道:“我建议推行‘三免政策’:免赋税三年,免徭役两年,免兵役一年。同时,从汴梁调派‘劝农使’,指导百姓种植耐盐禾、桑麻,恢复农业生产。” 宝儿点头,从怀中掏出《燕云百姓名册》:“已统计出光复五州的百姓共十万人,其中汉人占八成,契丹人占两成,咱们可以设置‘汉契议事会’,让两族百姓共同参与州县治理,化解矛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