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项部1-1-(1 / 2)

脑疽 偏脑疽

脑疽生长在项部后方进入发际的正中间位置,归属于督脉经。

偏脑疽生长在项部后方进入发际内,向旁边偏离一寸半的地方,归属于膀胱经,与湿瘰疬有所不同。

脑疽长在项部正中属于督脉,长在左右两侧的偏脑疽属于太阳经,阳证的正脑疽和阴证的偏脑疽,在病情的难易程度上有区别,其治疗方法与痈疽的基本大法相同。

【注释】这种疽病有正脑疽和偏脑疽之分。正脑疽归属于督脉经,长在进入发际处,称为脑疽,俗名叫对口;偏脑疽归属于太阳膀胱经,称为偏脑疽,俗名叫偏对口。正脑疽是由于阳气亢盛、热邪至极而产生的,其症状大多是局部焮红肿胀疼痛,颜色鲜红鲜活,根部收束、顶部尖锐,疼痛时发时止。督脉阳气极为旺盛,起始于尾闾,向上贯穿头顶,挟带毒邪上升,所以正脑疽容易化脓、容易腐溃、容易收敛,大多属于顺证。而偏脑疽是由寒热错杂所引发的,其症状为漫肿,颜色灰暗,疮形平塌,质地坚硬。足太阳经外表属阳、内里属阴,经气从头走向足部,阳气下降、阴气凝聚,所以偏脑疽难以化脓、难以腐溃、难以收敛,大多属于逆证。还有兼有风湿的情况,其疮根又容易向周围扩散、旁流。所以对于顺逆这两种病症,治疗时应当辨别是痈还是疽。脑痈的特点是皮薄容易破溃;脑疽的特点是皮厚难以破溃。初起若有表证,会使人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,适宜服用荆防败毒散;若有里证,会使人出现口唇焦紫、口渴严重、大便干结燥结的症状,适宜服用内疏黄连汤。如果疮疡之势已经形成,按照痈疽肿疡、溃疡相关门类的大法来进行治疗。

荆防败毒散

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川芎 枳壳(麸炒) 茯苓(各一钱) 人参 甘草(各五分)

姜三片,水二盅,煎八分,食远服。寒甚,加葱三枝。

【方歌】荆防败毒治初疮,憎寒壮热汗出良,羌独前柴荆防桔,芎枳参苓甘草强。

内疏黄连汤(见“肿疡门”相关内容)。

天柱疽

天柱疽生长在项部后方大椎骨的高尖部位,归属于督脉经。

天柱疽发于天柱骨处,是上焦郁积的热邪蕴蓄在督脉所致。艾灸后出现水疱才属顺症,若患处色黑、形态凹陷则为逆症,情况凶险。

【注释】这种疽生长在项后高骨处,此骨名为天柱骨,也就是大椎骨。疽刚开始发作时,形状像卧蚕,因上焦郁热,蕴蓄于督脉,会导致肩背拘紧,痒感深入骨髓。应在疽上用艾灸治疗,如果艾灸后起疱,这是顺证;若不起疱,则是逆症。

甚至出现患处颜色发黑、形态凹陷,流血不止,溃烂后神志昏迷,伴有呕吐、恶心等症状,这是极为凶险的情况。其内外治疗方法与脑疽相同。

鱼尾毒

最新小说: 新婚肆爱 捡来的霸总是只委屈修狗 火红年代:从片警到刑侦之王 宗门噩梦:我的修为靠丢人 我有亿点马甲怎么了? 不止夏天 多雨之地 侯府捡的小福星,全城大佬争着宠 桃花劫 天理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