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入血室
加味小柴胡汤
妇女感受外邪化热,恰值月经突然中断,邪热趁着体虚潜入血室。出现时而发冷时而发热,如同疟疾的症状,治疗可用小柴胡汤加当归、地黄、牡丹皮。
【注释】《金匮要略》记载:女性患外感病中风七八日,随后出现寒热往来,发作有定时,且月经恰在此时突然中断,这就是热入血室。邪热会使血行不畅而结聚,所以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,发作有定时,可用小柴胡汤治疗。这里是说邪热没有完全清除,恰逢月经来潮,热邪趁人体虚弱进入血室潜藏,导致血液结聚,从而出现定时发作的寒热,如同疟疾症状。血室由肝所主,肝与胆互为表里,胆因为肝受邪而出现寒热症状,所以用小柴胡汤主治。方中加当归、生地、丹皮,是为了清除血分中的热邪。
小柴胡汤(方剂见首卷柴胡四物汤注释中) 。
女性患伤寒发热时,恰逢月经来临,出现白天神志清楚,夜晚胡言乱语,好像见到鬼一样的症状,这就是热入血室。治疗时,不要用损伤胃气及上焦、中焦的药物,热邪会随着经血排出而自行恢复正常。
【注释】《金匮要略》指出:女性感染伤寒之邪而发热,月经恰好此时到来,表现为白天神志清晰,夜间却出现谵语,仿佛见到鬼怪的样子,这便是热邪侵入血室的病症。在治疗此病症时,不要使用会损伤胃气以及影响上焦、中焦的药物,病症必定会自行痊愈。这里所说的是,热邪虽侵入血室,但月经持续通行,那么热邪就不会停留结聚。不要因为出现谵语症状,就用芒硝、大黄之类药物损伤胃气,进而刺伤营血,也不要用小柴胡汤和解之法而影响上焦、中焦。只需等待热邪随着经血排出,疾病必然会自行痊愈。《伤寒论》中说:“血自行下行排出,病就会痊愈。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刺期门法 清热行血汤
热邪侵入血室进而形成类似结胸的症状,出现下血、谵语、头部出汗的情况,这两种情形都应当针刺期门穴,根据实证的具体状况进行泻法,以泄去邪热。若不能针刺,可用清热行血汤治疗,药物有桃仁、红花、丹皮、五灵脂、生地、甘草、穿山甲、赤芍。
【注释】《金匮要略》记载:女性患中风,出现发热、恶寒症状,恰逢月经到来,过了七八天热退,脉象变迟缓,身体转凉,但胸胁部胀满,如同结胸的样子,还伴有谵语,这就是热入血室,应当针刺期门穴,依据实证情况采用泻法。又说:患阳明病出现下血、谵语,这也是热入血室,只是头部出汗,同样应当针刺期门穴,根据实证进行泻法,若全身微微出汗就会痊愈。这两条,一条说月经刚来就中断,血结聚在体内属于实症;另一条说阳明病也会有热入血室的情况,只是下血、头部出汗有所不同,所以判定为热入血室,这也是因为肝实证,所以都认为应当针刺期门穴。
如果不能针刺,就用清热行血汤治疗,方剂组成是桃仁、红花、丹皮、五灵脂、生地、甘草、穿山甲、赤芍。综合这四种热入血室的症状来看,大致上有类似寒热如疟的症状,才可以使用小柴胡汤。否则,有的不用服药就能自愈,有的针刺期门穴或用清热行血之法,依据实证进行泻邪,这是仲景的治疗心法,不能一概用小柴胡汤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