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苍柏实湿热,二活二术生地黄,知柏芍归牛膝草,木通防己木瓜榔。
【注释】如果是湿热脚气且体质壮实的人,适合使用加味苍柏散。加味苍柏散由羌活、独活、苍术、白术、生地黄、知母、黄柏、赤芍、当归、牛膝、甘草、木通、防己、木瓜、槟榔组成。
大防风汤
两膝肿大而疼痛,髀胫枯细鹤膝风,大防风附羌牛杜,十全大补减茯苓。
【注释】当出现两膝肿大且疼痛,从膝盖往上到大腿、膝盖往下到小腿和足部却枯瘦细弱,只剩下皮包骨头,两膝的样子如同鹤膝一般,所以将这种病症命名为鹤膝风。适宜用大防风汤来治疗,大防风汤由防风、附子、羌活、牛膝、杜仲、人参、白术、炙甘草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炙黄芪、肉桂组成。如果这种病是在痢疾之后患上的,就叫做痢风,同样使用这个方剂进行治疗。
内伤总括
因过度劳累、劳心费力等内伤情况会损伤脾气,而饮食方面的问题则会伤害胃腑及其所主的身形。伤害身形、饮食起居失节,或是过度温热或寒凉,会导致气病,出现热中、湿热、暑热、火郁、寒中等不同病症。
【注释】劳役所造成的伤气,指的是损伤人体的元气。饮食导致的伤形,是指伤害胃腑。对于伤气的情况适宜采用补法,然而伤气又存在热中、湿热、暑热、火郁、寒中等不同类型。伤形的情况适宜采用消法,这是由于饮食起居失去节制,存在过度温热或寒凉等多种不同情况。
内伤外感辫似
内伤时,气口部位可出现脉象洪大;外感时,人迎部位会出现脉象洪大。头痛方面,内伤是时痛时止,外感是持续疼痛。恶寒情况,内伤恶寒用温和药物可缓解,外感恶寒即便靠近烈火也依旧恶寒。发热上,内伤发热从肌肉内部向外泛出,外感发热触摸皮肤感觉内部热轻。自汗症状,内伤自汗者气息虚弱、声音怯懦,外感自汗者即便出汗,气息壮盛、说话声音洪亮。手心发热多为内伤,手背发热多为外感。鼻息上,内伤鼻息气短,外感鼻息急促有声。饮食上,从不想进食和厌恶食物气味可辨内外伤;口渴情况,内伤起初不渴,之后口渴且饮水少,外感起初就口渴且饮水多。
【注释】内伤和外感病症,脉象都可能出现洪大的情况。但内伤的脉象,表现为气口脉比人迎脉大,这与外感的脉象不同,外感是 人迎脉比气口脉大。内伤和外感都会引发头痛,内伤所致的头痛是间歇性发作,时而疼痛,时而不痛,不像外感引发的头痛,会持续不停 地疼痛。内伤和外感都会有恶寒的症状,内伤导致的恶寒,穿上暖和的衣服就能缓解,不像外感的恶寒,即便靠近熊熊烈火,依然会 感觉怕冷。内伤和外感都会发热,内伤的发热,热感主要在肌肉,用手触摸,会感觉热是从内部向外散发,不像外感的发热,热主要 在皮肤,用手触摸时,感觉内部热感相对较轻。内伤和外感都可能自汗,内伤的自汗,会伴有呼吸短促、气息虚弱、声音怯懦,不像 外感的自汗,气息壮盛、呼吸急促、说话声音高亢。内伤和外感手部都会发热,内伤发热以手心热为主,不像外感发热,是以手背热 为主。内伤和外感都会出现鼻部不适,内伤时鼻息短促且伴有气喘,不像外感时的鼻息,呼吸急促且伴有声响。内伤和外感都会影响 食欲,内伤导致的不想进食,是口中感觉无味,不像外感导致的不想进食,是闻到食物的气味就厌恶。内伤和外感都会口渴,内伤引 起的口渴,在病症初期就会出现,但饮水量很少,不像外感引起的口渴,通常在发病三天后才会出现,且饮水量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