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药物,每次服用一两,加入两杯水,煎取一杯,去掉药渣,空腹时温服。如果遇到阴天,加入三片生姜,临睡时再次煎煮药渣服用,两次煎药的药渣都要利用,在饭后、空腹时服用。
清热化痰汤
主治中风后出现痰热之象,神气不清,舌头僵硬难以言语的病症。
药物组成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(炙制)、橘红、半夏、麦冬、石菖蒲、枳实、木香、竹茹、黄芩、黄连、南星 。
加水煎煮后,加入竹沥、姜汁服用。
【注释】中风有内生和外中两种病因:内生病因是由于胃中浊气产生痰液,情志过激引发内火;外中病因是因为形体之气不坚固,感受招引风邪所致。因内生病因发病的,必然出现痰迷心窍而不能言语,内火发作导致神志昏迷。因外中病因发病的,必然出现筋骨不能随意活动,口眼歪斜。单独一种病因发作的容易治疗,两种病因同时发作的难以治愈。然而这种病发作之前,必定有先兆,比如大拇指和食指麻木没有感觉,或者手足无力,又或者肌肉微微抽搐,这是营卫受到邪气侵犯,是外中病因发作的先兆。像上部气盛、下部气虚,头晕目眩、腿脚发软,精神短少恍惚,言语失常,这是痰火将要发作,是内生病因发作的先兆。医方中预防外中、内生病因引发中风的方剂很多,但都不如羌活愈风汤和清热化痰汤这两方,这两方都以补正气为主,祛除邪气为辅。所以羌活愈风汤,以十全大补汤作为君药方剂;清热化痰汤,以六君子汤作为君药方剂。
羌活愈风汤中,用人参、茯苓、甘草来补气,当归、地黄、芍药来补血,黄芪、桂枝来扶持卫气,麻黄、川芎来调和营气。湿气强盛则会导致筋骨痿软无力,所以用苍术、半夏、防己来祛除湿气。风邪强盛则会导致筋骨拘挛僵硬,所以用枸杞、杜仲、地黄来滋养。病的时间久了,气机必然阻滞,所以用枳壳、厚朴来行气。风邪大多从燥化,所以用知母、石膏、黄芩来清热。再佐以羌活、独活之类的发散药物,以驱散六经之风,因为风邪不通过发汗不能祛除。对于久病受风气侵袭的人:如果十天没有出汗,必须加用麻黄使其微微出汗,以调和肌表。如果几天大便不通畅,再加上大黄使其微微泻下,以调和内里。春季用药加倍使用柴胡、半夏,夏季加倍使用知母、石膏、黄芩,季夏(农历六月)加倍使用防己、白术、茯苓,秋季加倍使用厚朴并加用肉桂、藿香,冬季加倍使用当归、肉桂并加用附子,这都是根据时令变化调整用药的通塞,是灵活变化的治法。一个节气或一个物候变化时也是如此。假如今天风气强盛,这是风邪太过,就加倍使用防风;热气强盛,这是火邪太过,就加倍使用黄芩;湿气强盛,这是湿邪太过,就加倍使用苍术;清气强盛,这是燥邪太过,就加倍使用桂枝皮;寒气强盛,这是寒邪太过,就加用炮附子。这又是根据气候来增减药物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