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 > 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1-2

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1-2(1 / 2)

妇人出现陷经漏下,流出黑色经血持续不止,用胶姜汤治疗。

【注释】“陷经”指的是经血下陷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漏下、崩中一类病症。“黑不解”表述不成文义,胶姜汤的方剂也缺失。

【集注】李彣说:“陷经漏下”,是指经脉下陷,血液漏下不止,这是因为气不能摄血。“黑不解”是说瘀血不除,新血就不能生成,营气腐败。然而气血喜温恶寒,用胶姜汤温养气血,就能使气盛血充,推陈出新,月经自然就会调和。

【按语】此条文义必定有缺漏错误,姑且采纳这条注释,以了解大概意思。

妇人少腹部胀满,形状像敦一样,小便稍微困难但不口渴,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产后,这是水液与瘀血都结聚在血室,用大黄甘遂汤治疗。

【注释】“敦”,有大的意思。少腹是胞宫所在之处。胞宫为血海,出现胀满大的形状,这是瘀血蓄积。如果小便稍微困难且不口渴,说明水液也有蓄积。这种病症如果发生在生育之后,就是水液与瘀血都结聚在血室。用大黄甘遂汤治疗,这是水血并攻的方法。

大黄甘遂汤方

大黄(四两) 甘遂(二两) 阿胶(二两)

以上三味药,用三升水,煮取一升,一次服完,瘀血应当会排出。

妇人患中风七八天后,又出现寒热往来,发作有定时,此时月经恰好停止,这是热邪侵入血室,血必定会凝结,所以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,发作有定时,用小柴胡汤治疗。

【注释】详细内容在《伤寒论·少阳篇》中,此处不再解释。

妇人患伤寒发热,月经恰好来临,白天神志清楚,傍晚就出现谵语,好像见到鬼神的样子,这是热邪侵入血室,治疗时不要损伤胃气以及上焦、中焦,病症必然会自行痊愈。

【注释】详细内容在《伤寒论·少阳篇》中,此处不再解释。

妇人患中风,发热恶寒,月经恰好来临,得病七八天后,热退,脉象迟缓,身体凉爽平和,但胸胁胀满,如同结胸的症状,还伴有谵语,这是热邪侵入血室,应当针刺期门穴,根据实证的情况进行泻法。

【注释】详细内容在《伤寒论·少阳篇》中,此处不再解释。

阳明病,出现下血、谵语的症状,这是热邪侵入血室,仅头部发热、汗出,应当针刺期门穴,根据实证的情况进行泻法,汗出连绵不断就会痊愈。

【注释】详细内容在《伤寒论·阳明篇》中,此处不再解释。

妇人月经通行不畅,用抵当汤治疗。

最新小说: 新婚肆爱 捡来的霸总是只委屈修狗 火红年代:从片警到刑侦之王 宗门噩梦:我的修为靠丢人 我有亿点马甲怎么了? 不止夏天 多雨之地 侯府捡的小福星,全城大佬争着宠 桃花劫 天理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