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说:妇人脉象平和,尺部脉稍显弱小,出现口渴、不能进食,没有怕冷发热症状,这叫做妊娠,可用桂枝汤治疗。按照常理,怀孕六十天左右会出现这些症状。假如医生治疗不当,反而在一个月时就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就应停止用药。
【注释】妇人月经停止,脉象平和,没有怕冷发热,说明内外没有疾病。她口渴、不能进食,这是妊娠恶阻逐渐出现的表现。所以即使尺部脉稍显弱小,也可判断为怀孕。只是妊娠恶阻,通常在六十天左右会出现这些症状,假设医生不知道是怀孕,而采用错误的治法,就会使症状提前一个月出现。如果还伴有呕吐、腹泻,就应该停止用药,听任其自行痊愈。然而脉象平和且无寒热,却用桂枝汤,这与妊娠口渴、不能进食的症状并不契合,而且文义不连贯,其中必有脱漏简文。
【集注】徐彬说:平脉,指没有出现病脉,就像正常人的脉象。阴脉小弱,指脉形小而不大,软弱无力,但不是细脉。其他脉象都正常,唯独下焦的尺部脉稍有不同,这表明中、上二焦没有疾病,却反而出现口渴、不能进食的症状,那么口渴不是上焦有热,不能进食也不是胃部疾病。少阳病有默默不想进食的症状,但现在没有怕冷发热,也没有少阳表症的可疑之处。所以口渴是阴火上炎,不能进食是因为恶心阻碍进食,阴脉弱小是因为胎儿消耗气血,所以叫做妊娠。
李彣说:这一节所说的病症,就是妊娠恶阻。寸脉为阳脉主气,尺脉为阴脉主血,阴脉小弱,是因为血不足,血要滋养胎儿,就会导致津液耗竭而口渴。另外,脾属坤土,厚德载物,胎儿依赖脾气得以安稳,不能进食,是因为脾气虚弱。凡是有其他疾病而口渴、不能进食的,脉象必定不正常且有怕冷发热症状,现在虽然不能进食,脉象却反而正常,又没有怕冷发热,所以判断为妊娠。
桂枝汤方(见下痢相关内容中。)
妇人平素患有症病,月经停止不到三个月,却出现阴道下血不止,胎动感觉在脐上,这是症病的危害。一般妊娠六个月左右胎动,若前三个月月经正常,就是胎儿;如果出现下血,是因为后来停经三个月形成了瘀血,所以血不足,是因为症病没有去除,此时应当攻下症病,用桂枝茯苓丸治疗。
【注释】月经停止且怀孕,称为妊娠。妊娠期间出现阴道下血,就是漏下。妇人平素患有症病而怀孕的,不到三个月就出现漏下,下血不止,胎动不安,这也是症病造成的危害。已经到了六个月出现漏下,下血、胎动不安,同样是症病的危害。然而有瘀血形成血块的情况,因为前三个月虽然月经停止,但血尚未充盛,胎儿还弱小,此时不可攻下症病。三个月后形成瘀血,胎儿已经强壮,所以用桂枝茯苓丸,应当攻下症病。这是告诉人们妊娠期间有病就应治病的道理。此条文义不完整,其中必定有缺漏文字,姑且留存其医理。
【集注】娄全善说:一般胎动大多在脐部,现在胎动在脐上,所以知道是症病。
程林说:这是患有症病又怀孕的情况,虽然有漏下不止的症状,但都是症病造成的危害,并非胎动不安、胎漏的病症,攻下症病,妊娠自然会安稳。这就是《内经》所说的:有病因存在,用药就不会对胎儿有损伤,也不会对母体有损伤。
方氏说:胎动不安和胎漏都会出现下血,但胎动不安会伴有腹痛,胎漏没有腹痛,所以胎动不安适宜行气,胎漏适宜清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