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原本低头刷手机的工人抬起了头。
“你们怕被机器顶了饭碗?”刘好仃问,“可机器不会签字,不会担责。它喊人,人还得看。它越聪明,咱们越轻松,但活儿还是咱们的。”
有人问:“那要是它老报警呢?一天几十次,谁受得了?”
小李接话:“过去两周,系统主动拦下十九块高风险玻璃,平均每天不到两次。比你手机提醒还少。”
现场安静了几秒,有人笑出声:“那还行。”
刘好仃趁机说:“我们不卖概念,就卖安心。漏检少了,返工没了,谁都不用背锅。”
他话音刚落,质检员小陈从人群里挤进来:“我替你讲!我们班最怕出事,天天提心吊胆。”
“行啊。”刘好仃笑着递上材料,“讲完回来,凉茶管够。”
“不止凉茶吧?”小陈眨眨眼,“再来包烟?”
“烟没有。”刘好仃从兜里摸出一张小票,“但可以换一杯热奶茶,厂区便利店通用。”
人群哄笑。气氛松了。
老张低声说:“你还真准备了兑换券?”
“小事。”刘好仃掏出一叠小票,“人要动起来,总得有个由头。奶茶便宜,人情贵。”
下午两点,四线检测区围了十来个人。小陈正拿着册子,指着图说:“你们记住了,这系统不替你干活,是帮你少背锅。”
刘好仃站在边上听,没插话。小李走过来,低声说:“二班三个质检员主动要材料,说想试试在班前会讲。”
“挺好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让他们讲,讲错了也没事,反正咱们的流程经得起推。”
“可万一他们说得不对呢?比如把‘三次输入’说成‘机器投票’?”
“说得越糙,越容易记。”刘好仃笑,“只要核心没错——机器发现,人来判断——怎么讲都行。”
快下班时,老张递来一张纸:“我让几个老质检写了问题,你看看怎么答。”
纸上写着:“系统会不会自己作主?”“报警太多是不是添乱?”“出了事算谁的?”
刘好仃拿起笔,在第一条后面写:“不会。它只喊,不签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