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三日中午,炽热的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,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原料卸货区那片坚硬的水泥地上。每一寸土地都被烤得发烫,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滚烫起来,偶尔有微风拂过,也只是带来一阵令人烦躁的热浪。B厂那辆醒目的蓝色货车早已在之前就稳稳地驶离了这片区域,只在地上留下了两道浅浅的轮胎印,那痕迹就像是岁月不经意间在地面留下的划痕,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有车辆在这里停留过。
刘好仃静静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,那扇宽大的玻璃窗就像一道屏障,将他与外界那喧嚣而又炽热的世界隔离开来。他微微眯起眼睛,目光透过那层透明的玻璃,望向那空荡荡的卸货区。手中的那份快检报告已经被他捏得有些褶皱,纸张边缘微微翘起,仿佛也承载着他内心那一丝紧张与期待。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报告上“无结块、流动性良好”这几个清晰的字,眉头渐渐舒展开来,像是心中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这几个字对于他来说,就像是一颗定心丸,让他对原料的质量有了十足的把握。毕竟,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厂产品的品质和后续的生产进度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他缓缓转身,脚步沉稳地走到桌边。那张古朴的木桌被擦拭得一尘不染,文件和办公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,每一件物品都仿佛有着固定的位置,彰显着他严谨的工作作风。他熟练地翻开夹板,手指在页码间轻轻翻动,动作熟练而又精准,就像是在弹奏一首熟悉的歌曲。最后,他把报告精准地夹进了“B厂试单”那一页。旁边是A厂的锁价协议复印件,纸角已经有些微微卷边,那是被多次翻阅的痕迹,可见这份协议在之前的日子里被他反复研究过,足见其重要性。他只是匆匆瞥了一眼,没有过多停留,便迅速合上了夹板。随后,他顺手拎起电话,熟练地拨通了小吴的号码。
“小吴啊,你把这周的到货记录全给我调出来,纯碱和石英砂要分开列,而且要按批次。”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,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,清晰地传入电话那头。
电话那头,小吴的声音很快从听筒里传来,带着一丝急切:“刘师傅,财务那边说小周已经在整成本数据了。”
“那就一块来。”刘好仃毫不犹豫地说道,声音中没有丝毫的犹豫,“下午两点,休息区老位置,别忘了。”说完,他便挂断了电话,没有给对方留下再多询问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