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张问:“要报厂部吗?”
“先不惊动。”刘好仃语气平稳,“事情没查清前,消息传出去,客户慌,我们也被动。先自己看,看明白了再说。”
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件事:
一、日志导出由周报改为日报;
二、标记所有经由境外代理的访问请求;
三、建立“重点关注IP段”临时清单。
“小张,你负责日志整理;老李,你对接IT,调取历史三个月的跨境登录记录;小陈——”他顿了顿,“你昨晚不是在跑频次检测脚本吗?继续优化,加个自动标红功能,超过三次尝试就标记为可疑。”
小陈一愣:“我那只是临时写的……”
“临时的也能变成正式的。”刘好仃笑了笑,“创新哪有那么多‘准备好’?都是边走边修。”
散会后,刘好仃叫住小吴。两人走到办公室角落,声音压低:“你上个月经手过PCT材料上传,接触过欧洲、澳洲的数据通道,这回进观察小组。”
小吴点头:“我明白,跨国数据最容易出问题。”
“不是最容易,是已经有人盯上了。”刘好仃从抽屉取出那张被锁过的打印纸,展开一角,“你看这个‘Proxy’,它不直接连,而是绕一圈。说明对方知道我们在看,所以穿件衣服再进门。”
小吴看着那圈红笔痕迹,忽然问:“那咱们现在算是在……反跟踪?”
“不算跟踪,是开始睁眼。”刘好仃把纸重新折好,“以前我们防的是‘抄图纸’,现在得防‘偷钥匙’。图纸能申请专利,钥匙丢了,连门都找不着。”
上午十点半,观察小组开了第一次碰头会。小张汇报了日志格式调整进度,老李拿到了部分历史数据,小陈的脚本也加了新规则。
刘好仃听着,忽然问:“咱们的数据备份机制,现在是本地+云端双存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