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。”他点头,“是透明、是坚固、是光的载体。咱们的玻璃能抗十级风,能防弹,能做博物馆展柜,能让一束光穿过三十年不变形——这些,才是故事。”
小张若有所思:“可故事……怎么讲?拍纪录片?还是请明星代言?”
“都行,也都不够。”刘好仃合上书,轻轻放在桌上,“品牌建设,不是一锤子买卖。是每天、每单、每封邮件,都在写一句话:我们是谁。”
会议室安静下来。
窗外,叉车正缓缓倒车,发出“嘀嘀”的提示音,像在给这段沉默打节拍。
过了几秒,小林忽然说:“我前阵子看一个法国品牌,他们的包装特别简单,就一条手绘的线,说是设计师小时候画的第一条直线。结果很多人专门收藏他们的盒子。”
刘好仃眉毛一挑,立刻拿笔在白板上记下:“包装设计——可讲故事。”
“咱们的包装……”小张苦笑,“就是纸板加泡沫,写着‘轻拿轻放’。”
“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把它当脸面。”刘好仃说,“可包装,是客户打开世界的第一眼。你总不能让人拆开一看,哎哟,这么高级的玻璃,怎么裹得像泡面?”
小林忍不住笑出声。
刘好仃也笑,但很快收住:“所以,下一步,不是继续调参数、修接口。而是——我们得学会‘说话’。”
“跟谁说?”小张问。
“跟世界。”他指了指书封上的地球图案,“全球有两万多家玻璃制造商,咱们得让他们知道,深圳有家厂,不光会干活,还会讲道理,讲美感,讲坚持。”
小林低头记着,忽然抬头:“可……我们真能拼得过那些百年老品牌吗?人家有历史,有资金,有渠道……我们连英文官网都还是机翻版。”
这话一出,空气又沉了半度。
刘好仃没立刻回答。他走到窗边,望着厂区中央那片刚翻新的绿化带,几株新栽的木棉树挺得笔直,叶子在风里轻轻晃。
“知道我进厂那年,厂里最贵的设备是啥吗?”他背对着大家,“一台二手切割机,花了八万。老板说,这钱够买辆桑塔纳,可咱不买,买机器。”
他转过身,笑了笑:“那时候谁信我们能活到现在?更别说搞数字化、玩AI。可我们一步步走下来了。靠啥?不是靠风,是靠每天多走半步。”
他走回桌前,翻开笔记本,指着一行字:“咱们上季度海外订单增长37%,客户复购率81%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有人开始信任我们。信任,就是品牌的地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