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有。”刘好仃翻开自己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标记,“记得上次我拍的那个仿品包装上的模糊标志吗?技术组比对了一下,发现它和一家注册在新加坡的空壳公司有关联。虽然还没实锤,但至少有了方向。”
“要报警吗?”
“不急。”他合上本子,“先把咱们自己的市场站稳。仿品追得再快,也追不上咱们的迭代速度。等咱们的‘柔光2.0’上线,他们连影子都摸不着。”
会议继续推进。市场份额统计完成后,团队开始评估市场影响力。
“我们做了个声量对比。”小林调出一张图表,“过去一个月,咱们品牌的关键词搜索量涨了三倍,其中‘护眼灯’‘不刺眼’‘儿童房推荐’这几个词,都是用户自发带起来的。”
“不是我们投的广告词?”
“不是。是用户自己写的。”
刘好仃盯着那几个词,忽然笑了:“这就对了。产品自己会说话,比我们喊一万句‘高科技’都管用。”
小李补充:“还有,菲律宾那个‘我家的光’征集活动,参与人数超预期两倍。有个博主拍了段视频,镜头从昏暗的客厅慢慢推到新灯亮起的瞬间,背景音乐是轻钢琴曲,底下评论都在说‘我也想要这样的光’。”
“她没提品牌名?”
“没有。但她拍的灯,就是咱们寄出的‘禅光001’。”
“这才是最好的广告。”刘好仃轻声说,“不推销,只共鸣。”
数据越挖越深,惊喜也越来越多。
马来西亚那边,白皮书发布后,不仅预约检测的家庭破了纪录,连当地两家连锁幼儿园也主动联系,想给教室换装安全玻璃灯。
“他们说,家长最怕的不是孩子摔跤,是摔了之后玻璃碎了一地。”小林念着邮件内容,“咱们这灯,成了‘安心’的代名词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在本子上画了个圈,“下次给幼儿园的定制款,加个‘小夜灯模式’,微光不扰眠,孩子起夜也不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