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凑近。
主屏右下角跳出一条提示:“用户自定义模块加载成功。触发条件:火焰频谱异常+声纹波动同步出现。建议动作:提前降温。”
“这不是我们设计的功能。”小林瞪大眼,“谁上传的?”
系统日志显示:上传者——陈小雨(质检组),时间——昨夜23:17。
“小陈?”阿芳惊讶,“她什么时候学会写脚本的?”
“火种墙第三排,粉红便签。”刘好仃淡淡道,“‘自学Python第47天,想让机器听懂我的担心。’”
小林笑了:“她没等批准,直接干了。”
“这才是真效果。”刘好仃合上电脑,“不是我们推着走,是大家自己迈开了步。”
中午,评估报告送到了财务科。刘好仃没多解释,只附了一张光盘,标签上写着:“听听炉火的声音。”
下午三点,财务科长亲自打来电话:“预算……照原计划走。那张光盘,我听了三遍。”
刘好仃挂掉电话,走到火种墙前。便签又多了几张。
“今天我独立完成了第一次参数调整。”
“老张说我听火听得准。”
“原来我也能改代码。”
他取下一张皱巴巴的纸条,背面是小陈的字:“第一次被系统采纳建议,手抖得差点点错键。”
他没扔,夹进了铁盒。
傍晚,车间灯光渐次亮起。刘好仃锁好柜子,顺手把一张新写的便签钉在柜门内侧。
“下一步,不是证明,是扎根。”
他转身离开,脚步声在走廊里轻轻回荡。
检测区的主屏忽然闪了一下,自动唤醒。
系统界面跳出一条新记录:
“用户行为分析:主动调阅档案频率上升320%。”
“趋势判断:知识反哺循环已形成。”
“建议:扩展存储空间。”
屏幕下方,一行小字缓缓浮现:
“下一个上传者,正在登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