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皮人均不足1块
灯光昏暗(仅1盏顶灯)
辅导志愿者每周来2次
放学后托管时间:15:30–19:00
写完,他合上本子,对陈姨说:“谢谢您让我看。”
“你真不拍?”陈姨问。
“不拍。”他说,“但我会再来。”
第二天早上七点四十,厂门口的早餐摊刚支起来。油条在锅里翻滚,豆浆冒着热气。小林、老张、阿芳陆续走来,手里捏着油条或豆浆杯,站在水泥墩旁等刘好仃。
他来得晚,保温杯里倒出最后一口凉茶,喝完把杯子揣进兜里。
“昨天去了。”他说,“孩子用的橡皮,擦两下就碎了。”
老张咬着油条,含糊问:“咱们管这个?”
“上回废料,老王拍了视频,咱们也看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知道它去了哪,心里就踏实。钱也是。”
阿芳眼睛一亮:“你是说……咱们也能让人知道钱花哪了?”
“对。”他从裤兜掏出工资卡,撕下一张便签,用圆珠笔写了个数字,推到桌上,“我三个月工资,先放这儿。谁愿意,扫码进群,钱多少不记名。”
小林盯着那张便签,数字后面没加“元”字,也没画圈,就这么静静躺着。
“厂里认吗?”老张问,“年终奖能加分?”
“不为加分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就为了让那孩子,能把错题擦干净。”
阿芳低头搅着豆浆,忽然说:“要不……咱们也拍点东西?不是宣传,是让大伙知道钱花哪了。”
“怎么拍?”小林问。
“不拍人。”阿芳抬头,“拍橡皮,拍灯,拍桌子。像咱们的周报那样,只记事实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从本子里抽出那张折好的纸,展开,递给小林:“这是需求清单。你今晚做个表格,像环保周报那样,分三栏:项目、现状、需要什么。”
小林接过纸,手指在“灯光昏暗”那一行停了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