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芳翻着数据:“还有客户提到‘品牌没有故事感’。”
“故事感?”刘好仃重复了一遍,眼神微微一沉,“品牌不只是产品,它得有温度,有性格。”
他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工厂外墙上那面斑驳的公司标志,风吹过,墙上的广告布轻轻晃动,露出一角褪色的LOGO。
“原来我们以为的方向,其实是别人眼中的背影。”他轻声说。
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品牌老化 = 信任老化?”
小李靠在椅背上:“所以,我们要不要改品牌?”
这句话一出,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。
“改品牌?”小李自己先摇头,“我们这个牌子,可是老厂子一步步打下来的。客户都认这个。”
“但客户也在变。”阿芳说,“现在年轻客户更多,他们要的不只是产品,还有认同感。”
“认同感。”刘好仃重复着这个词,转身看向两人,“品牌不是过去的纪念品,而是未来的通行证。如果别人觉得你老了,那我们就得让他们重新认识你。”
小李皱眉:“可怎么改?颜色?LOGO?还是整个风格都变?”
“先不急着改。”刘好仃打断他,“先重塑认知。我们得先搞清楚,别人眼里的我们,到底是什么样子。”
他拿起白板笔,在“趋势判断模型”旁边画了一个新框,写下“品牌认知模型”。
“从现在开始,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看趋势,还要看形象。品牌,是别人眼里的你,而不是你自己觉得的你。”
阿芳低声问:“那老客户怎么办?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变了?”
刘好仃没立刻回答,只是看着白板上那两个模型,一个指向趋势,一个指向认知。
“改变不是抛弃,而是进化。”他说,“我们不是要丢掉过去,而是要让过去成为未来的底气。”
小李靠在椅背上,叹了口气:“看来我们又得忙一阵子了。”
“品牌重塑,是个新挑战。”刘好仃看着两人,“但也是个机会。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让客户记住我们,而是让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