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流程复杂是因为我们把预警机制当成了决策机制。”刘好仃笑了笑,“预警机制的核心是‘快’,不是‘全’。我们可以把流程简化成‘识别—汇总—响应’三步,每个步骤都有明确责任人。”
“那误操作呢?”小张小心翼翼地问。
刘好仃看了他一眼,点点头:“系统界面需要优化,按钮不能太相似,颜色区分要更明显。”
“我记下了。”阿芳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简化流程图,旁边写上:“响应机制 = 简洁高效”。
“好,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。”刘好仃翻开手中的报告,“合规检查与历史风险事件复盘。”
他点开一份文件,投影仪上出现了三起过去一年中发生的国际业务风险事件:中东包装争议、东南亚劳工标准问题、欧洲环保法规变更。
“我们来复盘这三起事件,看看现在的合规管理是否真的起到了作用。”
大家开始逐条分析,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“第三起事件中,环保法规变更后,我们内部流程更新了,但销售团队没有同步培训。”阿芳指着文件中的一段,“导致客户投诉,项目差点中止。”
“这就是制度更新和执行之间的断层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我们改流程,但没人改脑袋。”
“那怎么办?”小张问。
“以后制度更新必须同步培训和测试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“合规更新日志”,“每次更新都要记录、培训、测试,确保每个人都跟上节奏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制度更新 = 培训同步”。
“好,最后一部分。”刘好仃收起文件,走向会议室中央,“我们来评估一下整个风险防控体系的实际成效。”
各业务线负责人陆续进来,围坐在会议桌旁。有人带着笔记本,有人手里拿着报表,气氛比刚才更正式了一些。
“过去一年,我们的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。”刘好仃打开PPT,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数据图表,“因风险防控提前识别并规避的潜在损失,保守估计超过八百万。”
“但执行成本也上升了。”一位负责人开口,“比如合规培训、系统维护、流程优化,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。”
“成本上升是事实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我们要看的是‘成本’和‘风险’之间的平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