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?”小张愣住。
“你不是刚在白板上贴了‘前线哨兵’的便签?”刘好仃笑,“看来你已经自告奋勇了。”
阿芳噗嗤一笑:“小张,你这是被自己埋的伏笔给套住了。”
“哎,我那是随便写的!”小张急了。
“随便写的都能被刘哥抓到重点。”阿芳调侃,“说明你潜意识里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“行了。”刘好仃打断他们,“这不是玩笑。你们几个先搭个架子,后面再招人。”
“那我们得有个工作流程吧?”小张问。
“流程越简单越好。”刘好仃说,“职责就三点:第一,盯风险;第二,汇总信息;第三,快速反馈。”
“听起来像新闻编辑部。”阿芳说。
“差不多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只不过我们不写头条,我们写预警。”
讨论到中午,会议室里飘着咖啡和泡面的味道。
刘好仃看着白板上的内容,心里有点底了。
“刘哥,”小张忽然想起什么,“那我们这个响应小组,是不是得有个‘红黄蓝’级别的预警机制?”
“你记性不错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这个机制我们先搭个框架,后面再细化。”
“红是紧急,黄是提醒,蓝是常规?”阿芳问。
“对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色条,“红色是必须马上处理,黄色是密切关注,蓝色是日常监控。”
“那怎么判断一个风险该用哪个颜色?”小张问。
“还是概率和影响。”刘好仃说,“红色是高概率、高影响;黄色是中概率、中影响;蓝色是低概率、低影响。”
“听起来像是……交通灯。”阿芳说。
“对。”刘好仃笑,“咱们的国际业务,也得遵守交通规则。”
“那这个机制,我们得写成文档吧?”小张问。
“当然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别写得太复杂。简单明了,才能落地。”
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红黄蓝三色预警——让风险看得见。”
“挺好。”刘好仃看着她,“你这总结能力,比我还快。”
“那是。”阿芳得意一笑,“不然怎么进响应小组。”
会议接近尾声。
刘好仃环视一圈,看着白板上的图谱、响应小组名单、预警机制草案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