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说明一个问题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我们不是光懂技术就够了,还得懂文化、懂政策、懂法律。”
“那我们怎么培养这样的人才?”小张问。
“那就从培训开始。”刘好仃说,“国际化人才,不只是会说英文,还要能预判风险、处理危机。”
“风险防控,也要纳入我们的培训体系里。”
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,大家都在消化这个新方向。
“刘哥,”王姐开口,“你觉得,我们能做得到吗?”
“不一定。”刘好仃实话实说,“但总得有人先开始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坚定:“国际化不是光走出去,是要能稳得住。我们要的不只是订单,是能长期合作的信任。”
会议结束,大家陆续离开。
老赵在门口等刘好仃,见他出来,拍了拍他肩膀:“你这次,是真的要动真格了。”
“不是动真格,是不得不动。”刘好仃苦笑,“我们不是在做选择题,是在做必答题。”
走廊里,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,照在地板上,像是铺了一层金毯。
“你知道吗?”刘好仃忽然说,“我小时候,我爸在厂里当电工,我天天看他修设备。他说,修设备不是等它坏了再修,而是要提前知道它哪里会坏。”
“所以你才提‘风险前置’?”老赵问。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现在我们面对的,不只是设备,是整个国际市场。它比机器复杂多了,但我们得学会听懂它‘绕弯子’的话。”
老赵笑了笑:“那你得找个懂法律的。”
“我已经在想了。”刘好仃摸出笔记本,在上面写下:“本地合规专家顾问库——启动。”
他抬头看了眼窗外,玻璃厂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像是刚被擦过一样。
“刘哥!”小张从后面跑过来,手里拿着手机,“又出新消息了。”
刘好仃接过手机,屏幕上赫然写着:“Hans Müller申请了我们岗位。”
他笑了笑,没说话。
阳光依旧明亮,风吹得窗帘轻轻晃动,也吹动了他手中的笔记本。
封面上,“国际化人才能力图谱”几个字,在阳光下微微发亮,像是被重新定义的价值。
他合上笔记本,准备离开。
但就在这时,小张忽然说:“刘哥,刚才有个电话,说是中东那边,有个项目,客户问我们有没有考虑过……”
刘好仃回头,看着小张。
小张的嘴还在动,声音却被风吹散了。
风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