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试点班组负责的是数据准确性。他们在每个工位贴上了简易的操作指引卡,还加装了一个小计时器,用来记录每个环节的实际耗时。
第二个班组则重点关注员工适应度。小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打卡式问卷,每天下班前花两分钟勾选选项就行,内容包括“今天用了几次MES系统”、“有没有遇到系统卡顿”、“有没有主动优化流程建议”等等。
“感觉像回学校交作业。”一位老员工笑着抱怨,但还是认真填完了。
刘好仃带着小王在两个班组之间来回跑,记录问题、调整节奏。有时他亲自示范某个操作步骤,有时只是站在旁边默默观察。
“您怎么不说话啊?”一名年轻工人问他。
“我说多了,你们就不动脑了。”刘好仃笑着说,“我是来学习的,不是来教课的。”
“可您都干了几十年了。”
“正因为干了几十年,我才知道不能光靠经验。”刘好仃指了指墙上贴的评估目标,“经验没错,但我们要学会用数据去验证它。”
那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几天过去,评估系统逐渐进入状态。数据开始积累,问题也开始浮现。
一周后的早晨,会议室里又聚满了人。
白板上多了一栏“首次反馈”,底下密密麻麻写着几点:
数据录入频繁卡顿
操作指引卡不够直观
个别员工仍习惯依赖经验判断
预测性维护模块响应延迟明显
“这个延迟问题比较严重。”小王指着最后一条,“有时候系统提示还没发出来,故障就已经发生了。”
“嗯。”刘好仃沉吟片刻,“你联系供应商了吗?”
“联系了。”小王点头,“他们说是算法还在调试阶段,建议我们先作为观察项处理。”
“那就先这么办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“预测性维护”旁边画了个圈,“暂时不纳入评分,但要持续记录表现。”
“行。”小王记下。
“其他问题呢?”陈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