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,这才是重点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咱们不是为了评谁优秀,是为了让整个团队越来越好。”
会议继续进行,白板上的字越来越多,颜色交错,像是某种奇怪的地图。
“我觉得系统稳定性这块儿,权重可以再调高点。”仓储的小赵发言,“毕竟要是系统经常崩,其他指标都白搭。”
“有道理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不过也不能太高,不然大家都不敢试新功能。”
“那折中?”小王建议。
“行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刘好仃拿起橡皮,把原来写的数字擦掉,换了个中间值。
“话说回来,”陈姐忽然说,“这些指标怎么落地?总不能天天开会讨论吧?”
“这个问题问得好。”刘好仃竖起一根手指,“咱们先做个简单的打分表,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观察点,比如员工适应度,可以从使用频率、提问次数、自主优化建议这三个方面来看。”
“听起来可行。”小王已经掏出笔记本开始整理,“我可以做一个电子表格,每周更新一次。”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刘好仃拍了下手,“等试行一段时间,咱们再调整。”
屋外传来一阵敲击声,是车间那边在搬运设备。阳光照在白板上,反射出淡淡的光晕,把几个关键指标映得格外清晰:
数据准确性
操作效率
员工适应度(趋势)
系统稳定性
改进潜力
“还有那个‘预测性维护’呢?”小王提醒。
“嗯。”刘好仃在“改进潜力”旁边加了个括号,里面写着:“含预测性维护模块测试表现”。
“这样一来,”他说,“咱们的评估体系就算初步搭起来了。”
屋子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掌声,虽然不大,但挺真诚。
“下一步呢?”张工问。
“下一步就是试点。”刘好仃收起笔,“选两个班组,一个主攻数据准确性,一个侧重员工适应度,看看实际运行效果。”
“那我这边安排人手?”小王问。
“对,你负责协调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顺便联系供应商,让他们那边准备好测试版本。”
小王拿出手机,准备给MES那边发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