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窗边,看着厂区里缓缓流动的车流和人群。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,反射出一片片细碎的光斑,像是谁不小心撒了一把星星。
他回头看了看会议室里的布置,桌上的笔记本已经收了起来,白板上那几行字还清晰可见。小林坐在角落里低头敲着键盘,李姐正跟王师傅说着什么,两人的声音不大,但笑得很自然。
“今天咱们得把事儿定下来。”刘好仃开口,语气轻松,“下周开始推进,时间紧任务重,不能拖泥带水。”
小林抬起头:“刘哥,我这边排了个轮值表,初稿已经出来了,要不要先过一遍?”
“当然要。”刘好仃走回桌前,“咱们得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、什么时候做、做到什么程度。”
李姐递过来一张纸:“这是标签标准化的初步方案,我把现有的关键词都整理了一下,有些可能需要调整。”
王师傅接过来看了看,点点头:“分类确实比以前清楚多了,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查个东西绕来绕去。”
“这就好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接下来就是具体分工和时间节点。”
大家围坐在一起,气氛很快热络起来。小林拿着他的轮值编辑表,一条条解释:“每周两人负责更新内容,一人审核,一人补充,确保知识库能保持新鲜度。”
“这个节奏我们能跟上。”李姐说,“不过最好还是有个提醒机制,比如提前三天发个通知,让大家提前准备。”
“可以加进流程里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另外,问答角那边也要安排专人跟进,不能让它冷掉。”
“我已经联系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。”刘好仃说,“他们愿意参与答疑,第一批问题也整理好了。”
“视频这块儿我也想好了。”王师傅说,“我会找几个操作熟练的同事一起拍,先把最常用的操作步骤录出来。”
“太好了。”小林兴奋地说,“这些视频一上线,查找资料就更直观了。”
会议继续进行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偶尔有人提出疑问,也会立刻有人接话解答。整个会议室里,仿佛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着事情往前走。
可就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,小林忽然皱起眉头:“刘哥,我刚看了下工作量……有些任务比预估的要多不少。”
这话一出,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头的动作。
“怎么说?”刘好仃问。
“比如轮值编辑,每次更新的内容其实挺多的。”小林翻着手中的表格,“再加上问答角的整理、视频录制……如果只是按原计划安排,可能会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。”
“这个问题得重视。”李姐也附和道,“我们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略质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