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,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菊花茶。阳光透过玻璃斜斜地洒进来,在桌面铺开一小片暖黄的光斑。他低头看了看表,九点差五分。
今天要开会。
这次不是分析问题,而是拿出办法来解决问题——怎么把一帮人拧成一股绳。
小赵已经把会议室收拾得整整齐齐,投影仪也调试好了。他坐在桌边,翻看着手里的汇总报告,眉头皱得像揉皱的纸团。
“昨晚又熬夜了?”刘好仃走进来,顺手把茶杯放下。
“有点紧张。”小赵苦笑,“这回可是真要开始动脑筋了。”
刘好仃笑了笑:“别想那么多,咱们就是把大家的想法理清楚,再挑几个能落地的。”
话音刚落,王师傅叼着烟进来了,身后还跟着几个线长和班组长。大家陆续坐下,气氛有些沉。
“老刘,你说吧。”王师傅把烟掐灭,“我们听着呢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打开了投影仪。
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表,是团队现状分析的核心数据。沟通主动性、协作意愿、技能特长、情绪稳定性……每一项都标出了高低差异。
“这些数字背后,是我们每个人的不一样。”他说,“有人擅长干活但不爱说话,有人喜欢提建议但没人听,还有人觉得自己被忽略了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,而是我们没找到合适的连接方式。”
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,有人低头看材料,有人轻轻点头。
“所以,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——制定一个属于我们的团队建设方案。”刘好仃的声音不急不缓,“不是搞什么花架子,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,而是让每个人都觉得,自己是这个团队的一部分。”
小赵在旁边记录,笔尖沙沙作响。
—
讨论一开始,就热闹了起来。
“我觉得先搞个聚餐吧,轻松一点。”有人提议。
“不行不行,太老套了,年轻人不爱这种。”另一个反对。
“那户外拓展呢?锻炼一下团队精神。”
“咱厂里哪有那个预算?”
“那……车间内部分享会?”
“之前不是搞过一次吗?效果一般。”
声音此起彼伏,意见不一。
刘好仃没有打断,只是静静地听着,偶尔记下几句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