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,手里捏着一沓打印得整整齐齐的《成本监控操作手册》。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小张熬了两个通宵整理出来的,封面是车间照片拼成的背景,标题是用加粗宋体打上去的,看着不怎么讲究,但内容实打实。
他推开门,屋里已经坐了几个人。王师傅坐在角落里,手里拿着那本草案翻来翻去,像是在看小说,其实眼神一直没离开过刘好仃的方向。
“大家都到齐了吧?”刘好仃把手册分发下去,“今天咱们正式成立成本监控小组。”
“老刘,”有人开口,“我们这边任务都排满了,哪有时间搞这个?”
“理解。”刘好仃点点头,“不过上周三号线能耗高了20%,你们猜是怎么发现的?”
没人说话。
“是因为我们开始记账了。”他顿了顿,“不是为了找谁麻烦,是为了别让钱白白流走。”
气氛有点僵。
“厂长也签字了。”他补了一句,语气还是那样温和,但话里的分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“年终考核这块,也会参考配合程度。”
空气像被抽了一层水汽,干巴巴地悬着。
王师傅合上手册,轻轻点了点头。
——
制定《操作手册》的过程比想象中还要琐碎。
财务部老李只甩了个Excel模板过来,连数据都没整理。“你要格式统一,你自己弄吧。”他说得轻巧。
刘好仃也没多说什么,直接打开电脑,自己写了个转换脚本。小张看他敲代码的样子,有点惊讶:“你还懂这个?”
“年轻时候学过点皮毛。”他笑了笑,“现在靠经验吃饭,但也得跟得上时代。”
他们用了整整一个下午,把旧数据清洗出来,导入新系统,还自动生成了对比图表。
“你看这个趋势。”刘好仃指着屏幕,“如果早半年就开始监控,至少能省下一笔维修费。”
小张看着那些起伏的曲线,突然觉得这份工作好像也没那么枯燥。
只是她没注意到,在某个公式里,刘好仃误用了去年某月的一个错误单价。那个数字藏在一堆数据里,像一根细针,悄悄埋进了土壤。
——
培训那天,刘好仃特意选了午饭后的时间。他知道这时候人最容易犯困,但也最愿意听点新鲜事。
“这不是考试。”他在台上说,“就是教你们怎么填表,怎么发现问题,怎么反馈。”
台下坐着的都是熟面孔,也有几个生脸,是临时调来的。
讲完之后,他还录了个视频,打算放给轮班的人看。
可夜班的小赵因为临时换岗,错过了培训。
第二天一早,刘好仃收到一份报表,里面的数据全乱了套。
他找到小赵,对方一脸尴尬:“我真不知道该填哪里。”
“没事。”刘好仃拍拍他肩膀,“我再给你讲一遍,你录下来自己看。”
后来,他在车间公告栏贴上了图解版的操作流程。图文并茂,一看就懂。
只是那张图里用的例子,正是那批编号异常的新产品批次。他当时没想那么多,随手拿了一份最近的报告当样本。
现在想想,有些东西,从一开始就在慢慢浮出水面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