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,李娟拿着一份草拟的培训手册初稿来找刘好仃。
“您看看这个流程图,我把‘团结协作’拆成了三个行为标准,每个都配上了一个真实案例。”
刘好仃接过手册,一页页翻着,看到最后一页写着那句“玻璃虽硬,人心需柔”,忍不住笑出声。
“这句真不错。”他说,“以后就挂培训室墙上。”
李娟眼睛一亮:“那我可以再加几句类似的?”
“可以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得是你自己写的,别抄网上的。”
“没问题!”她转身跑出去,一边跑还一边念叨,“玻璃虽硬,人心需柔……嗯,下一句应该是‘品质如镜,责任似钢’!”
到了中午,小王来找刘好仃,手里拿着一张名单。
“刘哥,文化监督员的人选排好了,您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。”
刘好仃接过名单扫了一眼:“行,就这样吧。记得下周开始轮值。”
小王犹豫了一下:“那个……之前被撤掉的那个监督员,要不要重新安排?”
“他当时违规,就得承担责任。”刘好仃淡淡地说,“但他要是愿意改,机会一直都在。”
小王点点头,收起名单走了。
刘好仃站在窗边,看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,心里忽然踏实了不少。
傍晚时分,刘好仃接到一个电话。
“刘哥,北侧那扇旧仓库门的事,我已经问过了。”是电工张师傅,“那是十年前封的,说是里面有些老旧设备,怕出事。”
“有没有钥匙?”刘好仃问。
“早丢了。”张师傅顿了顿,“不过我记得,好像有一把备用钥匙放在老库房的抽屉里。”
刘好仃沉默了几秒,低声说:“明天我去看看。”
挂了电话,他站在办公室门口,望着那片模糊的锈迹斑斑的铁门,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就像一块玻璃,明明透亮,却总觉得背后藏着什么。
晚上七点半,培训室里亮着灯,李娟一个人坐在桌前,电脑屏幕亮着文档界面,上面是一行行正在编辑的内容。
“文化不是口号,而是习惯。”她自言自语,又轻轻打下一行字:“玻璃虽硬,人心需柔。”
窗外,晚风轻轻吹过厂区,带动着挂在墙角的一面破旧旗帜,旗布轻轻摇晃,像在回应她的声音。
远处,赵师傅家的客厅里,他妻子拿着手机,指着朋友圈里的照片笑:“老头子,你也成明星了?”
赵师傅摆摆手:“哪是什么明星,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工人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又补充了一句:“不过……我现在倒是觉得,这厂子里的事,也没那么无聊了。”
灯光熄灭,培训室陷入黑暗。
只有电脑屏幕上那一行字还在闪烁,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清晨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