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光是看一遍还不够。
还要确保这个决定下去后,会不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。
否则的话,
随便批准几份文件,结果搞得下面一团糟,甚至造成巨大损失。
那责任就太重了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,说的就是钟鼎林这种位置的人。
他们的一言一行,代表的不只是自己。
而是啯家的意志和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所以,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跟在他们身边,
关注他们的言行,
就是因为通过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事,
可以判断出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。
一旦掌握了这个方向,
就能有针对性地行动,
在啯家发展过程中获得一些便利信息。
就像你知道某个地方要拆迁,
提前一年或两年买下房子,
等到拆迁时,
就能赚得盆满钵满。
这就是便利信息带来的好处。
所以,像钟鼎林这样的人,
无论做事还是说话,
都会特别小心谨慎,
生怕因为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一句话,
给啯家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然而,
上午的时候,
见完人之后,
苏烨和杨爱国离开后,
他终于有空喝了口茶,稍微休息了一下。
不过,
脑海里却一直想着那天在轧钢厂食堂,
苏烨说的那些话,
让他也不禁有些触动。
如果真能在短时间内为啯家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才,
那真的太重要了。
虽然身体有些疲惫,
但他还是把苏烨的那份报告拿了起来,
翻开第一页开始仔细阅读。
这一看,
就看了半小时。
刚开始还比较认真,
但报告里的内容,
钟鼎林大概也能猜到一些。
虽然那天苏烨说得不多,
也没有讲得太具体。
但别忘了,他可是工业部的几位大佬之一。
他对全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储备的问题,了解得非常清楚。
所以苏烨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。
他基本上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。
不过,毕竟是苏烨提出来的,肯定还是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