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异族虽有探子,但他们顶多贿赂些朝廷官员,要训练众多死士代价太高,细作也不会冒这种风险,暴露的可能性太大了。”
杜若点点头,继续道:“如此看来,就只剩最后一种可能——前朝余孽!虽然大乾承袭了明朝正统,承认其地位,但这并不代表那些遗民会心存感激。”
“况且多年前曾有朱三太子的传闻,虽被朝廷及时制止,未酿成大祸,但结合十一年前的神京血案,很可能正是他们从中作梗。”
“一方面,前明在不少文人眼中仍有威望;另一方面,据说当年崇祯皇帝在自尽前藏匿了不少财宝。
若是属实,这些人有足够的资本培养死士、收买人心,这样的推测便合情合理了。”
楚稷嘴角微动,苦笑道:“要是崇祯皇帝真留了那么多财宝,大明也不至于亡国。
不过杜先生说得对,这些人的身份极有可能就是前朝余孽!唉,无论哪个朝代,总有这般不安分的人。”
楚稷对大明颇为欣赏,毕竟朱元璋得国最为正当。
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一文一武,也确实令人钦佩。
但那是过去的事了,如今的楚稷身为既得利益者,就算秦始皇的后代造反,他也得镇压到底。
此刻正值大乾的关键时刻,华夏即将迎来转折点,楚稷绝不能容忍有人阻碍大局。
“你们认为接下来该如何调查三哥?如果他一直都在伪装,后续行动会更加复杂。”
陆航微笑着回应:
“无需特别处理,照旧即可。
王爷目前占据优势,不必急于行动。
只需观察三皇子及那些叛逆之举。”
钟离也缓缓点头:
“太上皇对三皇子并无太多关注,将此重任交付王爷不过是为了促进成长,不必因私情而困扰。
实际上,三皇子的命运早已注定,王爷无论采取何种方式,结果都不会改变。”
楚稷陷入沉思,他深知钟离所言非虚。
自太上皇赋予他这项任务时便已明了——他无需多做什么,只需领悟一切皆有可能为虚伪的道理。
至于叛逆的线索,从开始便由锦衣府负责追踪。
就在楚稷欲开口之际,甄士隐在外高呼:“王爷,陛下有赏赐,夏总管亲自前来!”
楚稷嘴角抽动了一下,无奈道:“罢了,奏折定是来了。
父皇最近愈发懒散,今日也不必掩饰,一起看看吧。”
杜若见楚稷始终站立,劝道:“王爷不如稍作休息,久站不利于伤势恢复。”
数日后,楚稷身体恢复,但仍继续装作卧病在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