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造局发展得越快,将来大乾扩张的步伐就越快。
不如直接和他们签订条约,把有矿藏的地方交由大乾开采一百年如何?”
听到这里,六部尚书的思绪迅速扩展,开始纷纷设想如何进行海外殖民……
太上皇向雍和帝递了个眼色,低声说道:“你看,让他们自己琢磨,总比你直接开口更不容易遭到反对。
只要利益足够,他们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努力。”
六部尚书如此积极,一方面是因为开疆拓土能让他们的名字留在史册中,历代以来鲜有六部尚书能青史留名,而他们如今有机会以开疆功臣的身份留名史册,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!
另一方面,家族利益也是重要原因。
开疆扩土后需要更多的官员来管理,家族的地位和利益也会随之提升。
家族越大,获利越多。
而对于六部尚书而言,只需从这些事务中分得一点好处,就能让家族享百年荣华。
就像当前讨论的矿产开采协议,一旦达成,他们的家族也能从中获利,甚至所得利益难以估量。
但这类事情必须私下商议,让他们自行思考。
若是在朝堂上公开提出,必定会引起清流派的强烈反对。
紧接着便是深受儒家影响的文官群体,随后整个文官体系也卷入其中!
如今六部尚书已陷入困境,剩下的自然有人先行铺路了!
雍和帝招手示意楚稷上前,待他靠近后问道:
“稷儿,你觉得他们所言如何?”
楚稷点头答道:
“若能实现自是极好,儿臣认为日后大乾的矿产及其他资源不妨尽量避免开采,能从别国获取则为最佳,交易亦可,关键是留给后世子孙一份丰厚的遗产。”
“不如以茜香国为试点,这也有助于积累未来殖民的经验。
不过茜香国的兵力状况还需仔细核查,二十万与五十万的差距不容小觑。”
雍和帝点头,目光望向殿外,既炽热又冰冷。
“殖民……”
午后,肃王府。
今日在养心殿并未处理奏折,而是围绕茜香国的事宜反复商议。
从何处调兵、调兵数量、出兵方式、是先遣使还是直接开战、作战策略、行军路线以及战后善后等,每一项都需要多次推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