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他们直接去鸿胪寺并呈递紧急奏折,难道茜香国发生了变故?”
太上皇点头回应:“恐怕正是如此,他们此次前来说不定是国内发生叛乱,请求大乾援助。
陛下打算如何应对?”
雍和帝略作思虑,先命夏守忠外出传旨请使臣入宫,随后说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这也是个机会。”
太上皇哭笑不得:“你不要太过贪心。
如今三线作战已接近大乾的承受极限,你还想染指西域的矿产,这需要多少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才能结束?再加上茜香国……”
战争并非结束于战场,战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特别是胜利之后,如何安抚百姓,如何瓦解敌方贵族势力,如何有效开发土地等,都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,甚至在初期还需要投入资金。
据估算,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完全消化南越、满金、蒙元的‘资产’。
在这期间,还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况,可能是自然灾害,也可能是人为灾难。”
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谨慎,否则仅凭胜利并不能体现大乾的努力价值。
雍和帝摇了摇头说道:“父皇,我对茜香国并无兴趣。
然而,茜香国矿产丰富,又以盛产香料闻名。
稷儿不是提到冶造局急需稀有矿产吗?而且香料还可用于海外贸易。”
“若此次茜香国内部发生叛乱或遭邻国欺压,大乾派兵援助,便可借此抵消出征费用,甚至直接占有部分矿藏……”
太上皇无奈地说:“此事恐怕难以如愿。
大军出征要求对方承担军费本是常理,但趁机勒索却会引发朝中大臣群起攻之。
你还有二三十年的皇位要坐,不能让他们随意妄言。”
雍和帝刚想开口,太上皇便摆手制止:“先等使臣到来再说,看看具体情况如何。
若真需出兵,交由朕来处理即可!”
楚稷默然未语,因为此事超出了他的发言范围。
但他清楚地看到,太上皇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过去虽然名义上训政,实则不舍权力,也有几分戒备之心。
如今随着宏伟计划逐步展开,太上皇不再是那个一心求稳的退位皇帝了。
他渴望留名青史,因此重新焕发活力,重拾雄心。
这不仅需要太上皇自己鼓起勇气,也需要雍和帝的配合。
父子皆为明君,做父亲的自然声望更隆!
更何况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敬仰祖先,太上皇也不例外!一旦三线作战取得胜利,即便马上离世,也能昂首挺胸入土。
因为他不仅是明君,还让儿子也被视为明君!毕竟他已“训政”
十余年。
鸿胪寺显然早有准备,圣旨传出不久,便将茜香国使臣引入宫中。
这些使臣并非孤身一人,而是七人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