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我当时就知道,父皇必定会选择我们开国一脉的人。
元平一脉手中的兵权过多,如今大乾发展迅速,不能再让他们一家独大,父皇追求的是权力平衡!”
“马尚原是兵部右侍郎,本是用来制衡元平一脉的。
如今元平内部有了矛盾,洛哲又不在京城,这个职位已无必要,索性让马尚掌管三千营。”
杜若略一思索便心中有数。
她仔细打量楚稷,微微眯眼说道:“王爷在陛下面前不会这样说话吧?否则恐怕会被陛下察觉端倪。”
楚稷一愣,皱眉问:“什么端倪?”
杜若轻笑,低声说:“王爷这般反应分明表明您与马尚早有交集,而非因与贾家订亲后才有所关联。
不过这并不重要,关键在于方才王爷的态度,显然是不想卷入三千营事务。”
“如此良机,还是经陛下认可后的结果,王爷却仍不愿接受,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三千营内藏着某些关键人物……”
---
楚稷深知杜若绝非寻常之辈,与钟离、陆航、卫宇、贾雨村等人不同,她有着独特的才能。
楚稷属下文臣不多,故而个个都是精心安排。
贾雨村负责报社工作,卫宇在船厂,陆航协助他稳固冶造局,钟离则作为门客。
钟离将来会参加科举考试,日后走上仕途。
有些过于隐秘的事情,楚稷不愿让他参与。
这些人的特长各不相同,钟离尤其需要他的庇护。
其中,贾雨村擅长谋略,在体制内游刃有余;而钟离需要楚稷的保护,因他性格较为柔弱。
卫宇行事严谨,始终坚持原则;钟离同样有原则,却更懂得灵活应对,且学识丰富、见多识广;陆航则倾向于剑走偏锋,常以奇策制胜。
然而,杜若与众不同,他的思维极具创造性,尤其擅长逻辑推理。
加之年长于人,经历更为丰富,仅凭点滴线索便能抽丝剥茧地得出结论。
楚稷万万没料到,杜若竟从他短暂的表情变化中推测出三千营之事!
得知杜若无虞后,楚稷不再隐瞒,苦笑着说道:“实话告诉您,马尚在我离宫前便已归我掌管。
此次本想避免卷入三千营事务,毕竟那里确实留有后手。
原以为派他人前往即可,只要非我亲信即可,谁知父皇特意安排马尚过去……”
楚稷苦笑连连,深知这是雍和帝为他着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