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早朝结束后,楚稷携可卿与元春前往码头。
贾政与秦业并非独自上路,他们身为领导,还带领了一万多名工匠同行。
幸亏是乘船出发,否则仅靠步行,不知何时才能抵达目的地。
送走两人后,楚稷急忙返回养心殿。
与雍和帝一同处理了一整天的奏章,终于完成了今日的工作。
雍和帝笑着按了按太阳穴,问道:“稷儿,你觉得让洛哲去边关换防如何?”
洛哲是平国公府的小公爷,也是二皇子楚秩的亲舅舅。
楚稷沉思片刻,点头道:“若是要示敌以弱,确实需要一场苦肉计。
但我认为,既然让洛哲去‘战败’,后续的绕海偷袭也应让他参与。
不能只有惩罚,而无奖励。”
雍和帝大笑:“你不怕你二哥又生什么主意?尽管元平一脉纷争不断,但三千营仍掌握在洛哲手中。”
楚稷摇头,认真地说:“父皇放心,儿臣并不在意这些。
儿臣曾说过,无论是开国功臣还是元平旧部,文臣武将,不过是臣子罢了。
好用则用,不好用的即使忠诚也无益。”
雍和帝满意地点点头,他欣赏的就是楚稷的公正无私!即便如今需将好处给予麾下,但在大局上并不拘泥于派系。
这正是为君者应有的品质,根本不问是否嫡系,只看下属是否可用!可用之人,无论忠诚与否、奸佞与否,皆可任用;不可用者,即使是亲人也无用。
雍和帝将一封未署名的圣旨递给夏守忠,夏守忠快步上前双手呈递给楚稷。
楚稷疑惑地接过,问道:“父皇,这是何意?”
雍和帝摇头道:“这是一道空白圣旨,洛哲既要去边关‘戍边’,三千营自不能无人统领。
你回去好好想想,将来由谁接替三千营。”
楚稷一愣,随即起身行礼道:“父皇,此事无论如何不该由儿臣插手。
三千营守护京师,乃天子近卫,如此大事怎能让我置喙?这不是为臣之道,也不是为人子之礼!”
正说着,太上皇自偏殿走出,面带笑意地说道:"行了,你父皇让你接手就接吧!神机营的提督当初也是你父皇选定的,如今轮到你了。"
楚稷愈发感到困惑,他知道这件事。
三千营与五军营是京师四大营中规模最大、兵力最强的两支队伍。
疾风营以骑兵为主,虽人数略多于神机营,但其机动性和战斗力极强。
神机营为唯一配备火器的部队,规模最小却实力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