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敢决断又不乏智谋,做得好!没有辜负我和你父皇的期望。”
夸完楚稷后,太上皇神情严肃地说道:
“商税不仅仅关乎税收,更涉及皇室与各地世家的利益博弈。
你要知道,商人发展过快反而容易生乱,这也是为何大乾的巨商皆为皇商,这是一种平衡手段。”
楚稷郑重点头道:
“皇爷爷所言极是,历来看似由农民支撑江山,实则背后离不开商人的助力。
只要大乾根基稳固,有足够的威慑力,商人不过如此。”
太上皇皱眉沉吟片刻,问:
“可否已有具体计划?”
楚稷点点头又摇摇头说:
“大致方向已定,但具体的策略还需时日打磨。
此事关系重大,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本,必须把所有可能的变故都考虑进去。”
太上皇满意地点头道:
回去后尽快把策论写好,商税的事能否实施并不重要,这算是一种历练。
楚稷认真点头,心中想着不仅要提商税,还要免除农税。
封建社会与资本社会不同,这也是为何农税是这个时代的核心,而非商税。
楚稷穿越至此,自然要改变现有体系。
他知道商税的发展潜力,只要把控得当,问题不大。
更何况他早有意培养平民商人,有了他的支持和冶造局的帮助,打破旧有平衡并非难事。
难点在于如何让大乾在维持稳定的同时,还能大幅增收商税。
如今冶造局全力投入火炮研发,目标是提升国力。
下一步则是改善士兵待遇,即便无法达到前世的军民关系,也要让他们信念坚定。
学院只是第一步!
楚稷与太上皇交谈许久,直到下午三点才依依不舍地送太上皇回休息。
一间静室中,李尚仪放下食盒,对楚稷说:“王爷一定饿了,中午看你吃得不多,这些都是御厨新做的,快来尝尝。”
楚稷大笑:“还是尚仪了解我,最近也见不到你,近况如何?”
李尚仪摆菜时笑道:“很好,容贵妃被关后,后宫安静许多。”
楚稷脱鞋坐在通铺上,见只有一副碗筷,便随手掰断筷子递给李尚仪,“尚仪陪我一起吃点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