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熙凤脸微微发红:“怎么,我家茂哥儿就不能去吗?”
她用幽怨的目光看向贾环,毕竟自家儿子可是皇家血脉。
贾环干咳一声:“二嫂子尽管送茂哥儿进宫,日后若他有所成就,朕就让他承袭荣国公的爵位。"
王熙凤喜形于色:“陛下的话,我都记住了。"
黛玉嘴角微扬,目光意味深长地盯着贾环,贾环心中一紧,忙转移话题:“时候不早了,林姐姐,咱们该回宫了。"
五年后,大乾各地已修建起水泥路,新政也深入人心,百姓生活愈发富裕,对皇帝感激不已,贾环在民间的声望也达到巅峰。
神京城,城南。
“李大叔刚收工吧?听说你儿子下个月要办喜事,可别忘了请我啊。"路人说道。
李大叔笑道:“怎么会忘,你也别忘了给喜钱哦。"
“过去的苦日子忘不了,不过现在生活好了,还能在城外工厂工作,收入也不错,全靠当今陛下的福气。"李大叔笑着说道,“可不是嘛,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呢?我家四口人都有工作,这些年攒了不少银子,一半用来给儿子娶媳妇,另一半给女儿当嫁妆。"他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“哎哟,李大叔,您不是一直最喜欢应哥儿吗?怎么现在这么偏心啦?”
有人调侃道。
李大叔急忙解释:“你可别乱说,陛下说过要善待女儿。
这话要是让我家丫头听见了,非跟我闹翻不可。"
“哈哈,李大叔,我得赶紧去给我闺女买零食,刚刚领了工钱,准备给她买巧克力。"
这样的事情在神京城屡见不鲜,百姓的生活确实改善了许多。
要是有人胆敢诋毁当今陛下,根本不需要官府出手,普通百姓就会让他付出代价。
不远处,张廷玉和林如海相视一笑。
他们见证了大乾近年来的巨大变化,对贾环心生敬佩。
张廷玉赞叹道:“陛下英明果决,如今北辽太平,罗刹国也被赶到了北海之外,再想入侵大乾就难了。
当年林相慧眼识珠,早早把女儿许配给陛下,真是明智之举啊!”
林如海谦虚地说:“张相过奖了,那时虽然陛下年纪尚小,但已显现出非凡的担当。
我深知自己的处境,能把玉儿托付给这样的明主,我也安心了。"
皇城内,两个少女带着几个孩子嬉戏打闹,黛玉和宝钗等人在一旁笑语盈盈。
珺姐儿已经十岁,穿着公主常服,显得活泼可爱。
她正揪着贾蔚的耳朵,不时数落几句,贾蔚则一脸求饶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