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睡的宝琴醒来,想起昨夜之事,羞得又钻回被窝。
正房内,宝琴端茶向黛玉行礼:“王妃请用茶。"
黛玉接过饮了一口,笑道:“宝琴,既是一家人,不必拘礼。
这些繁文缛节今后就免了吧,只新人初次入门时如此而已,也是你那位好姐姐的意思。"
宝琴福身应下,又与众姐妹重新见礼后坐下。
时光飞逝,转眼入了深秋。
今年风调雨顺,粮食喜获丰收,百姓得以休养生息。
皇城。
御书房中,弘武帝近日心情颇佳,因今年丰收,来年再推广红薯种植,即便遇到灾荒,大乾亦无忧矣。
张廷玉贺道:“恭喜陛下,今年丰年,再坚持一年,大乾便可彻底摆脱缺粮之忧。"
弘武帝感慨:“是啊,百姓终于能松口气了。"
陈廷敬补充道:“江南新政全面施行,百姓受惠,对陛下更是赞誉有加。"
弘武帝点头道:“新法虽推行顺利,但我们仍需警惕。
江南世家表面上服从,暗中定不会善罢甘休,必会寻找机会攻击新法。"
张廷玉说道:“陛下,目前形势对我们有利,您又有军权在握,他们掀不起大风浪。
但陛下的安全仍需谨慎对待。"他心中明白,江南世家若想破坏新法,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更换皇帝。
既然他们能对皇子下此毒手,刺杀皇帝亦非难事。
张廷玉不相信这些行动背后没有世家的参与。
弘武帝听后说道:“爱卿尽管放心,他们伤不了朕!”
张廷玉继续提醒道:“陛下切勿大意,前车之鉴犹在眼前,最好先清理身边的人,以防万一。"
弘武帝皱眉道:“这岂不是要枉死许多人?朕不愿如此行事。"站在一旁的戴权听得额头冒汗,若按张廷玉所言行事,他多年来精心培养的人手恐怕会损失惨重。
陈廷敬开口道:“陛下应以大局为重,无需过度恐慌,只需将身边的人调开,换上可靠之人即可。"
弘武帝沉吟片刻,想起当年的中毒事件仍心有余悸,便说道:“那就依诸位所言,将身边的人全部替换。
不过试毒之人不必更换,否则我饮下的怕是 ** 了。"
宁王府内。
宁王拍桌大怒:“这张廷玉实在多事,这样一来,我们在皇宫中的眼线恐怕要废了,真是可惜!”
太 ** 言笑道:“王爷无需忧心,他们低估了当年的太子殿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