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香院中,薛姨妈得知消息后情绪复杂。
贾环年纪轻轻便获此殊荣,将来有可能成为王爷,若宝钗嫁给他,也算不错的选择,毕竟侧妃的地位远高于庶妃。
薛蟠闯进院子急切询问母亲:“妈,听说环哥儿封国公了?”
薛姨妈瞪了他一眼斥责:“你懂什么!”
薛蟠听后更加着急,粗声说道:“母亲,您想想,环哥儿现在处境艰难,若日后封王,侧妃名额只有两个,要是被他身边的丫头抢了去,到时候您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。
我瞧着姨妈那也是靠不住的,总是在我们家占便宜,到头来妹妹年纪大了,嫁不出去,难道真要给宝玉做妾?若真是这样,不如早点许给环哥儿。
要是环哥儿将来封王,妹妹就是侧妃,这岂不是更好?”
薛姨妈被儿子的话吓了一跳,心想姐姐这是在耍弄自己呢。
万一宝丫头长大了嫁不出去,姐姐再来帮忙撮合,说不定真会如她所愿。
想到这里,她不禁冒了一身冷汗。
连亲侄女都能下手,何况是外甥女。
但即便如此,她也不愿意女儿给人做妾。
见薛姨妈沉默不语,薛蟠催促道:“母亲,您就相信姨妈吧,早晚会被坑的。
妹妹若想嫁个正经人家,也只能找个小官或商人的儿子。
现在有这样的良机,您要是错过了,以后一定会后悔!”
说完,他转身离开了房间。
看着儿子的背影,薛姨妈突然觉得他其实很聪明。
薛姨妈下定决心,不过这事还得稳妥些,免得主动送上门去让宝丫头难堪。
此时,她已经完全放弃了将宝丫头嫁给宝玉的想法。
贾环率领五千兵马,平安归来,途中并未遭遇蒙古军队。
回到雁门关后,镇国公王伦、英国公李泰以及平西侯等将领都在城门口迎接。
王伦率先上前道:“宁侯……现在应该称呼您为宁国公了。"说完,他哈哈大笑,真心为贾环的平安归来感到喜悦。
李泰皮笑肉不笑道:“宁国公果然英勇,竟能逼得蒙古人撤军救援,此番功劳不小。
圣上下旨封您为一等宁国公,实至名归。"
贾环笑道:“英国公过奖了,不过是手下将士努力的结果,不敢承受这样的赞誉。"
平西侯笑着说:“宁国公一路辛劳,还是先回营休息吧。"
王伦拍了一下额头笑道:“对,对,有什么话,晚上庆功宴再说也不迟。"
张康率五千铁骑回营,对贾环一片赤诚。
关键时候,这支部队只听贾环调遣。
蒙古撤军后,李泰处理完雁门关事务,率军返回神京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