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门关地势险要,若兵力不足,恐难以持久坚守。"邓达亦附和赞同。
王伦上前一步说道:“陛下,雁门关易守难攻,只需派援军即可化解危机。
蒙古人不擅长攻城战,不足为惧。
末将愿领军前往。"
牛继宗随之行礼道:“臣也愿意前往!”
弘武帝欣慰地点点头,正欲说话时,李泰又道:“陛下,微臣也愿前往。
此役可能是微臣最后一次为大乾效力,恳请陛下批准。"
邓达亦表示:“陛下,臣愿一同前往。"
弘武帝略作沉吟,心想李泰身为元兴时期的功臣,军中威信极高,让他同行自己可以放心一些。
于是说道:“那就辛苦爱卿了,不过鉴于爱卿年事已高,朕会让王伦辅佐您。"
李泰心中暗自苦笑,果然这位能隐忍多年的 ** ,在关键时刻依旧不忘权衡各方势力。"臣遵旨,但还有一事相求。"
弘武帝温和地说:“爱卿直言无妨,朕定尽力满足。"
李泰心中一喜,继续说道:“陛下,恳请调宁侯入军。
听说宁侯在北辽作战英勇无比,正是对抗蒙古人的绝佳人选。"
弘武帝闻言陷入沉思。
他清楚贾环与李泰之间的恩怨,若将贾环调至李泰麾下,难免会被利用。
但转念一想,有王伦在场,应该不会发生大的变故。
经过反复考量,最终答应道:“好吧,朕这就调贾环加入军中。"
李泰听罢心中狂喜,即便为此付出代价也值得,遂跪拜谢恩:“多谢陛下。"邓达也面露笑意。
宁国府内,贾环正在与小吉祥嬉戏,晴雯进来通报:“三爷,宫里来了使者,让您即刻进宫。"
贾环随使者来到养心殿,只见殿中只有弘武帝一人。
他行礼道:“臣贾环拜见陛下。"
弘武帝说:“平身吧。
近日雁门关告急,李泰主动请缨出征,唯一的要求是调你到他的军队中效力。
朕知道你们两家积怨已久,本不愿答应此事,但为了国家大局,你也要忍耐一下。
况且王伦会担任副帅,李泰也不敢对你下手。"
贾环听后苦笑着想,李泰调他入军的目的谁都明白,虽然皇帝尽力安抚,但他心中仍感悲凉。
然而此时不是多想的时候,他俯身说道:“臣愿意前往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