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室内已点灯,贾环说道:“开饭吧。"
晴雯答应一声出去,不久便带着几个丫鬟进来摆饭,片刻间桌上摆满了南北风味的佳肴。
珍馐美味,应有尽有,寻常百姓家难得见到的水果也齐备。
贾环看着灯火通明的大堂,又瞧见屋内各色女子,心中感叹,这才是生活啊!
深夜,皇宫内。
御书房中,弘武帝端坐龙椅,手指轻叩御案,戴权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,唯恐发出一丝声响打扰皇帝的沉思。
“戴权,你觉得蒙古犯边之事如何?”
戴权忙跪地道:“奴才不敢妄议国事。"
弘武帝瞥了戴权一眼,笑着斥道:“你这老东西,何必这么拘谨,这里只有我们两人,说说看,朕不会怪罪于你。"
戴权悄悄瞥了弘武帝一眼,低声说道:“陛下,蒙古入侵看似危险,实则只需守住雁门关便无虞。
雁门关驻守精兵二十万,粮草充足,且据城固守,蒙古人定会无功而返。
即便他们深入腹地,也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局面,蒙古大汗绝不会冒此风险,顶多在雁门关附近抢掠一番。"
弘武帝亦有此想法,张廷玉等阁臣之所以夸大其词,不过是为了避免雁门关附近的百姓受到牵连。
只要守住雁门关,就万事无忧,只是国库空虚,需动用内库拨款。
弘武帝虽然痛惜银钱,但对蒙古人恨之入骨,好在短期内罗刹人无力南下。
待朝廷恢复元气,必将狠狠教训这群蛮夷。
看着戴权,弘武帝问道:“你觉得这次领兵的人选如何?”
戴权额头冒汗,小心翼翼答道:“若论能力,宁侯最为合适。"他见弘武帝面无表情,继续说道:“不过宁侯刚从山东回来,一路劳顿,确实需要休整。
不如让镇国公府的一等伯牛继宗出征。
牛继宗家学深厚,必能凯旋而归。"
弘武帝本打算让贾环领兵,但自从独掌大权后,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。
他虽信任贾环,却不希望朝 ** 现新的权臣,这对未来的继承者不利。
因此,即使贾环对他有诸多帮助,但在弘武帝眼中,这远不及江山社稷重要。
解除贾环的军权,实际上是在保护他。
一旦贾环再立新功,他在军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,即便将来无官职在身,也会令他人忌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