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廷敬急切地说:“张相此时绝不能心慈手软,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罪行累累,随便抄几家就能解决山东的问题。"
张廷玉严肃道:“你知道吗?你今日所说的话若传出去,你在官场中将寸步难行。"
陈廷敬坚定地回答:“为了国家,我毫不畏惧,即便辞职也在所不惜!”
弘武帝拍案叫好:“好!若人人都像你这般,何愁天下不安定!”
随即皱眉道:“可派谁去呢?这样的差事得罪人不说,还会断送前程,恐怕没人愿意承担。"
陈廷敬主动请缨:“陛下,臣愿前往,所有骂名由臣一人承担!”
弘武帝眉头深锁,他并不想失去这位重要的人才,陈廷敬是他未来计划重用的人选,绝不能在这次任务中受损。
于是说道:“不行,朕这里离不开你。"
张廷玉沉思片刻道:“陛下,既能担当重任,又一心为公的,唯有林如海和李光地二人。
但林如海掌管督察院无法离京,神京也需要他留守,而李光地年事已高也不适合。
再派别人去又担心会与当地势力同流合污,这该如何是好?”
弘武帝也陷入苦恼,忽然想到一个人选,此人既不贪财又正直,应该合适,便问道:“爱卿觉得贾环如何?”
张廷玉和陈廷敬听到此话都吃了一惊。
贾环虽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,但最近刚被解除军职,如今又将如此重任交给他,不得不说弘武帝有些冷漠无情,这是要把贾环当作工具使用,日后怕是要卸磨杀驴了。
不过他们两人不敢多言,只觉得皇帝太过苛刻无情。
尤其是贾环身为林如海的女婿,此事若被林如海知晓,不知会有何反应,弘武帝难道不怕贾环与林如海心生不满吗?
弘武帝看着两人的表情,微微一笑,说道:"爱卿不要误会,朕并非苛刻之人。
朕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,若派他人前往,一旦再生变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
毕竟雁门关的蒙古势力仍在伺机而动。
朕深知贾环自入仕以来,对朝廷贡献颇多,功勋卓着。
两位爱卿可放心,朕在此承诺,贾环今后绝不会陷入绝境。"
"陛下英明!"二人无话可说。
他们明白,贾环若得罪天下人,处境堪忧,但如今他的命运全系于天子一言,即便日后封王,也可能整日提心吊胆,任人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