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29日 晴转多云
早上六点四十,我被窗外的鸟叫声吵醒。那声音不算清脆,反而带着一丝嘶哑,像是经历了几场秋风的洗礼。推开窗,空气里夹着股微凉的潮意,楼下的银杏叶已经落了一地,像铺开的一层金色地毯,偶尔有清洁工推着扫帚经过,沙沙的声音在静谧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。
我端着茶杯站在窗前,看着天色从浅灰逐渐被淡金渲染,像一张水彩画被慢慢填满。今天是个值得全神贯注的日子——系统对接进入最后阶段,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让前面的努力付诸东流。
简单洗漱后,我把昨晚整理好的接口文档又翻看了一遍,确认没问题才出门。路上风不大,但凉意很直接,钻进衣领里,让人下意识缩脖子。公交车上人不多,车厢里的暖气刚开,混合着乘客身上不同的香水味、洗衣液味和一丝咖啡香。
到公司已经八点十五,比大多数同事早了十几分钟。打开工位的台灯,柔黄色的光圈把桌面上的文件、笔记本、鼠标都染上一层暖意。我刚登陆电脑,微信图标就闪了——是李倩。
“今天早上雾很大,江那边看不到对岸。”她发了一张照片,江面被浓雾笼罩,只有几根路灯杆隐约露出轮廓。
我回:“郑州今天没雾,但天色挺沉的,好像在酝酿一场变化。”
她发了个“云朵+眼睛”的表情,说:“你这描述很文艺啊。”
我笑了笑,手指停顿了一下,又回她:“文艺是因为想起你拍的那张雾景。”
李倩没有立刻回,我猜她可能在收拾去上班的东西。
九点整,王工把我们几个项目核心成员叫到小会议室,先通报了昨天的进度,又强调今天必须完成最后一轮联调验证。技术部的小赵说昨晚的自动任务有几条失败记录,他怀疑是时间戳和时区的兼容问题。我立刻记下这个细节,因为这类问题在验收时最容易被忽略。
会议结束后,我坐在工位上开始核对日志,把异常条目一个个导出来对比。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行,就像一串串被风吹乱的风铃,稍有疏忽就可能漏掉问题。大约十点半,李倩发来消息:“开会了没?”
我边敲键盘边回:“刚开完,今天可能会很忙。”
她:“忙也要记得喝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