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饭我没下楼,煮了碗挂面,加了两个蛋,撒了点葱花。雨势逐渐大了起来,打在阳台的玻璃上噼噼啪啪地响。吃完饭我躺在沙发上看了一会儿书,是那本我一直没翻完的《人类简史》,看到关于农业革命的那一章,作者说农业让人类拥有了稳定的食物供应,却也让人类的生活陷入更深的枷锁。放下书的时候,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:
“稳定”到底是自由的朋友,还是敌人?
这个问题缠绕我一整天。
下午三点,雨还在下,我窝在电脑前,把系统中“流程优化”那部分又看了一遍。魏鹏之前让我写的优化建议我已经提交了初稿,但今天看着看着,还是发现几个小问题。我发了个微信给他,他倒是挺爽快:“有空就修下,等你交最终版。”
我开始一点点改,边改边想,虽然这份工作累了点,逼得人几乎没了休息日,但它让我有了某种“被需要”的感觉。那种感觉像是一根无形的线,拴着我不至于随风乱飘。
晚上六点,雨停了。我站在阳台上,看着湿漉漉的街道和被雨洗过的梧桐叶。城市在雨后格外安静,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碾过积水的声音,和几只鸽子从屋顶飞起扑腾的翅膀声。
我突然觉得,生活有时候真的像今天这样的天——不见阳光,也没有暴风骤雨,但就是湿湿冷冷,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。
我发了条朋友圈:“雨停了,但天还没亮。”
李倩很快点赞,然后评论:“这话听起来有点丧。”
我回她:“没有丧,是实话。雨停了是件好事,但要等天亮,还得等一会儿。”
她没有再回复。但过了一会儿,她给我发来一张武汉江边的照片,江水静得像镜子,远处有一艘游轮,灯光在水面上映出一排排光晕。她配字:“那你就慢慢等,我在江边看灯。”
这一刻,我心里很平静,又很复杂。
我知道,她在等的,其实也不止是天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