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与南京话相近的口音,陈嘉余宁惊喜的对视一眼,异口同声道:“大哥,别开枪,都是自己人!”
踹门的人懵逼了,转过头对身后的壮汉说:“队长,邪了门了,里头的小鬼子说的竟然是华国话。”
“搞什么鬼?”队长嘀咕了一声。
“我们是华国人,不是小鬼子,我们是从南京逃出来的。”陈嘉扯着嗓子喊。
她在心里暗暗猜想,这些人到底是土匪还是民间抗日组织。
“我是87师二六零旅炮兵团的!”余宁也赶紧亮明身份。
城陷那日,他与一百多个官兵护着旅长跑到了难民区,刘旅长被鬼子派来的人说服,投了日寇,他和几个弟兄不愿做汉奸,伺机逃跑。
九死一生才逃出南京城,千辛万苦终于脱离鬼子的包围圈,奶奶的!可别在阴沟里翻了船。
死在自己人手里,到了阴曹地府也得再气死一回。
“下来。”队长面色冷峻,并未完全相信。
虽然车里的人说的是华国话,但究竟是不是华国人,需得验明正身,才能放心,他和小鬼子干过好几回了,见识过小鬼子有多么阴险狡诈,这群畜生,可不能信。
“好好好,我们下来,你们别开枪。”被人拿枪指着头,陈嘉和余宁举着双手,从车上跳下来。
陈嘉快速的抬起头扫了对方一眼,从穿着打扮上看,既不像正规军也不像土匪,摸不清什么身份。
“蹲下。”对方很不客气的押着二人蹲在路边。
与此同时,几个人跑过去打开车厢的门,押着里面的人下来。
李满仓、梁宇、王旭阳、文丽、谢颖和郑大姐同样举着双手跳下车。
文丽瞥了一眼劫持他们的人,脸拉了下来,一群穿着补丁摞补丁棉衣拿着破烂盒子枪的人,也配对她吆五喝六。
尽管很不屑,但人家手里有枪,她就得乖乖听话,文丽一贯是嘴上骂的凶,心里嫌弃的很,但脑子却一直做出识时务的抉择。
见车上的人都下来了,几人三两下上了卡车,迫不及待的掀开铁桶麻袋小箱子,定睛一看,随后手舞足蹈的大叫道:“队长,不得了了,车上拉的全是枪支弹药,还有粮食、罐头、饼干、腌菜、白砂糖、蔬菜、鲜肉、食盐、棉衣,绝了!居然还有水壶、望远镜,咦?这个圆圆的铁盘一样的东西是什么?”
他拿给队友看,对方也不认识,他跳下去拿给队长看,车上的两人又有新的发现:“这儿有个孩子!”
两人掐着孩子的胳膊,抱下了车,听到孩子两个字,陈嘉赶忙转头看去,阿盈撇着嘴寻找陈嘉的身影,想哭又不敢哭。
“谁让你动了!”押着陈嘉的人踹了她一脚。
“那是我侄女,你们别伤害她!”陈嘉大脑急速运转,寻找解困的法子。
“这还是个日本小孩。”包括队长在内的几人饶有兴趣的围观阿盈。
阿盈虽然小,但也知道对方说的不是啥好话,她铿锵有力的反驳:“我才不是日本小孩,我是南京的小孩,我爹叫谷岁宁,北平人,是抗日英雄,我娘叫周小穗,南京人,祖籍安徽亳县。”
“欸,居然还是咱们安徽人?”几人都愣住了,看看阿盈又看看地上蹲着的极具国人特色的‘小鬼子’,费解的摸了摸脑门。
“难道你们真的不是小鬼子?”
“当然不是了!”蹲在地上的几人嗓子都喊破了。
被人当作日本人,是对一个华国人最大的羞辱之一。